19 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请你设想有一块肥沃的土地,一座村庄的所有农民均可使用。可以预料,每个农民都会将尽量多的奶牛赶到这块土地上去放牧。
对于“公地悲剧”的提出,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就是前面所说的资本主义式解决方案:“私有化”;第二种就是通过“大政府”这种外部强制力量,解决私利冲突时的公地悲剧,是霍布斯的“利维坦”方案。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也译为公共资源的悲剧、哈定悲剧、公共的悲剧、共同悲剧等,“准公地悲剧”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以及近现代霍布斯的《利维坦》、1883年威廉姆·里奥德 (William Lloyd) 的《关于控制人 …
个人想法如下: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难题。有个理论,叫做“反公地悲剧“,它说的是,因为在公地内,存在着至少两个或更多的多权利所有者与使用者,而且任何人都可以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通过设置种种使用障碍来阻止其他人有效地使用,结果是包括自身在内的任何经济 ...
公地悲剧:这是一个悲剧。每个人都被锁定进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边使他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上无节制地增加他自己的牲畜。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使用的社会里,每个人追求他自己的最佳利益,毁灭是所有的人超之若鹜的目的地(Hardin, 1968:1,244)。
2015年2月6日 · 其实所谓的“公地悲剧”,很大的程度就在于认识不够,沟通不畅。 所以这些国际组织做得就是要让当地的渔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渔民对这个问题是认识最清楚的,因为渔获会明显减少同时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充分发挥社群的力量,通过渔民的自治和 ...
公地悲剧,是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导致公共资源被破环的结果。而亚当斯密的个人利益观点,是个人对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理性追求。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两者的领域,只有当个人于公共利益上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才有交叉,产生悖论。
由公地悲剧可以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因此政府会用各种方法限制公共资源的使用或将其私有化。
从经济角度来看,公地悲剧的核心就是个体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效应作用在公地上,而公地的法定权利没有分配明确,于是最终的市场均衡是没有效率的。 详细的说,可以对牧羊人放羊这一行为做社会福利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类似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