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4月6日,农户正在种植大棚里采收香菇。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童 文/图 种植香菇收益稳且高,但前期搭建大棚等投入大,令不少农户望而却步。 “如今,我们村的农户无需为搭建大棚缺乏资金发愁了。”4月6日,息县包信镇街道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伟伟说,“农户可以租大棚种植香菇,一座大棚一年租金也就几千元钱。” 向农户出租香菇种植大棚的是刚刚在当地落户的河南豫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除出租种植大棚外,还配套提供 ...
目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茶叶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并建立起“政企民”联动机制,动员相关部门、茶农、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积极参与,旨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规范茶叶市场秩序,推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训会上,信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科技运动会裁判长何伶俐、副裁判长沈小雨等专家讲解了智能班车、智能擂台赛、夺塔奇兵、星奕行动、未来飞行者以及科技素养创新成果赛等比赛的规则。
花开时节的“颜值经济”正转化为全链条的“产值经济”。繁花落尽便迎来丰收,夏桃、秋梨通过订单、电商直播销往全国;新集村的油菜花则演绎着“一花四吃”的智慧。在离黄金花海不远处,一排排蜂箱错落有致,农技员正演示“蜂媒授粉”技术:“这些小家伙能让油菜籽增产9%,产的蜜纯度可达42度。” ...
中央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实际就是要树牢“实绩导向”,明确提出了“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的硬约束,要求精简种类数量、禁止基层达标、注重实际效果。这一规定释放出鲜明信号——基层不是“试验田”,更不是“责任转嫁地”。
4月4日至6日,信阳市科协联合市科技馆精心策划清明节系列科普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体验。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天气晴好,平桥区郝堂村酱坊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选购农特产品。 酱坊是平桥区“八大匠”项目之一。近年来,平桥区深挖本土资源禀赋,以“八大匠”项目传承民间手艺和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发展。
近日,商城县上石桥镇王老营村村民拨打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该村堰南组一处3年前改造的水塘因塘埂未充分压实,导致渗漏严重,无法蓄水,直接影响春耕灌溉用水。 接到群众诉求后,商城县热线中心立即组织上石桥镇、王老营村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进行督办。
4月6日6时,浉河区李家寨镇当谷山水口庙村的茶山上一派忙碌景象。32岁的闵顺强蹲在茶树间,粗糙的掌心摩挲着嫩叶。这个皮肤黝黑的90后退伍军人,用7年时间将300亩荒废茶园变成郁郁葱葱的致富园。
4月3日,市委书记蔡松涛主持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市五个指挥部和各县区一季度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情况汇报以及二季度重点工作打算。
“以前我们家主要种植大棚蔬菜。现在在村干部和县烟草局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大棚的一部分种上了猫爪草,今年总体收益肯定比去年好!”4月1日,在淮滨县栏杆街道赵楼村一处塑料大棚内,村民杨国梅边除草边笑呵呵地说。 记者看到,猫爪草长势喜人 ...
水沸声惊碎了晨露,茶艺师执起紫砂壶,手腕轻旋间,一道嫩绿清透茶汤自壶嘴倾泻,在青瓷盏中漾起涟漪。几步之外的茶席上,一群年轻人正压低声音笑谈,生怕惊扰了眼前的禅意。 这是信阳市浉河区南湖书院里寻常的晌午——一个藏在山水间的“信阳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