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保存有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群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每年春季,五大道大理道街巷绵延上千米的海棠花盛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4月3日,人们在天津市五大道风景区游览赏花。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近日,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风景区的海棠绽放,吸引人们前来赏花拍照。为进一步激活“春日经济”,天津市和平区于4月3日至4月13日举办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活动期间,将以五大道为主会场 ...
春日盘山鸟语花香,位于天津蓟州的盘山景区正举办盘山开山节,活动持续至4月6日。游客可在盘山踏春赏景、参与非遗市集、品鉴京津冀特色美食,并通过线上互动“云游”盘山春色。
沈卫胜提示,出行前应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熟悉行车路线,避开高峰时段。途中自觉避免因道路陌生等因素,在高速公路沿线行车道、应急车道违法停车找路,更要杜绝因错过出口而倒车、逆行。在靠近高速公路旁的公墓殡葬场所进行祭扫活动时,不要为了图方便抄近路、 ...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人们用各种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在天津,各类绿色殡葬逐渐深入人心,许多人选择通过节地生态葬、海葬等方式让逝去的亲人“落归”自然。 3月30日上午10时,载有京津冀39份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海葬专用船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缓缓驶向渤海湾。船只到达指定海域后,逝者家属陆续登上甲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将亲人的骨灰撒入海中。年过七旬的慎先生和其他几位家属一起,含泪与离世的母亲告别 ...
“触摸着这些‘大体老师’的名字,我忽然意识到,他们的奉献让医学长河更加浩瀚。”天津医科大学大二学生韩宇熙说,我们不只是在墙上留下名字,更是在心中刻下医者仁心。(记者杨文、张建新) ...
在爨岭庙烈士陵园里,共安葬着102位烈士,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2位,其余100位都是无名烈士。从59岁那年起,范文清接替一名抗战老兵成了陵园的义务守陵人。清明节前夕,记者来到这个小山村,听范文清讲述他20年来默默守护烈士的故事。
许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现为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四级高级警长。2024年9月15日,许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3岁。
仅需一张照片、一段音频,就能让逝去的人在数字世界中“永生”,甚至可以模拟逝者的语言风格和思考方式与人交流。“AI复活”这种新的祭奠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情感慰藉新途径;但同样有质疑声音认为,“AI复活”挑战传统生死观念,会带来社会伦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记者郭方达、李然)系上围裙,戴好手套,59岁的杜丽引着几名孩子在桌前坐定。几个托盘,数个面团,孩子们安静地制作起了糕点。杜丽是这家未蓝烘焙甜品屋的店长,来自特殊教育体系的孩子们则是店里的“员工”。
4月3日,演员在盘山风景名胜区内进行锣鼓演奏。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当日,第二十届天津盘山开山节在盘山风景名胜区新山门广场启幕,活动现场锣鼓演奏、歌舞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不知不觉间,李迎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近十个年头。在外界眼中,这份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工作充满神秘色彩,有人形象地将他们称为人生终点站的“生命画师”,在李迎看来,这份工作神圣而庄严,不但要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也要让生者的心灵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