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业集体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长沙农商银行新任董事长邓来发的一则“保证不乱用银行一分钱财务费用”的公开承诺,成为这家资产规模超1800亿元的农商行逆风破局的关键注脚。然而,这一表态的背后,是摆在新任管理层面前的严峻现实:总资产缩水5.22%、净利润暴跌34.53%、不良率突破2%——这家湖南省最大农商行正经历转型阵痛期。
在传统认知中,黄金作为“避险之王”往往能在市场动荡时逆势上涨,但这一逻辑正在被颠覆。2024年4月初,国际金价上演罕见的高位“跳水”——伦敦现货黄金从4月3日的历史高点3160美元/盎司暴跌至4月7日的2971美元,跌幅达6%;纽约期金更从3200美元/盎司下探至2996美元,单周累计下跌2.53%。这场抛售潮的背后,是多重力量对黄金定价逻辑的重构,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
上市银行的天量分红已超越财务行为,演变为多重信心的传递载体。于实体经济,5600亿元真金白银回流资本市场,可通过再投资机制反哺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于投资者,5%以上的股息率在资产荒背景下凸显配置价值;于金融稳定,国有大行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通过分红稳定性对冲经济周期波动预期。
近日,《中小企业数据合规能力评估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评估指南》由北京市东方律师事务所提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归口,适用于各类中小企业开展数据合规管理工作,为中小企业数据合规能力评估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一是强化数字赋能,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增强企业识别和筛选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二是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通过组建共保体、再保险等方式分散科技保险 ...
4月1日,中国金融网与北京市东方律师事务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金融领域最大商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与北京西城区最具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携手,标志着金融领域信息服务与专业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双方将携手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深度法律服务,助力数字 ...
此次财政部对四家国有大行的 5000 亿元战略投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通过资本补充,国有大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抵御金融风险等方面将拥有更坚实的基础。在 “财政发力 + 货币护航” ...
2025年4月2日,北京农商银行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关文杰,党委副书记、行长白晓东,京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伟亚,总经理魏怡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2025年3月24日至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分别会见了来访的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伦·舒尔茨,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宏观 ...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资产质量承压、息差收窄、零售风险暴露等挑战凸显传统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财政注资、科技金融政策落地等新动能正推动行业重构底层逻辑。在这场破局之战中,银行业通过资本重塑和科技赋能,探索出一条服务实体经济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6日(星期四)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 ...
从银行自身经营角度而言,金融行业具有利润前置、风险后置的特点。贷款等信用风险暴露往往具有滞后性,当企业出现偿债困难时,相关不良贷款可能不会立刻显现,而会递延至下一年度甚至更久。这就导致员工的绩效薪酬支付期限与业务的风险持续期限不匹配。若没有追薪制度,部分员工可能为追求短期业绩,采取激进经营行为,滋生 “赚一笔就跑” 的想法,忽视潜在风险。例如,恒丰银行在 2023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