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对等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上市公司正以“加减法”思维进行应对。 4月7日,一批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切。据初步统计,超百家沪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复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公司积极应对的举措。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公司或通过“加法”拓展多元市场、加快建设海外基地,或运用“减法”优化供应链、降低单一市场依赖,在复杂贸易环境中构筑起立体防御体系。从价格策略调整到全球产能布局,从技术 ...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我国新能源行业影响几何及如何应对备受关注。4月7日,多家深市新能源上市公司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较为有限。
4月8日凌晨,中国电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履行对资本市场承诺,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中国电科将继续践行“大国重器”使命责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快实施增持回购,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本报讯 (记者邬霁霞)4月7日晚间,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甬矽电子”)发布公告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4月7日召开2025年第12次审议会议对甬矽电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议。根据会议审议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若干措施》提出,做好企业上市储备,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目标,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企业,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
在近日的创投市场中,产业巨头欧莱雅、赛诺菲等纷纷联手VC/PE设立新基金加码投资中国创新;投资市场上,具身智能、泳池机器人领域有大额融资诞生;芯片行业再现重大并购案,又一家明星公司放弃IPO转投并购。
一季报作为全年业绩的开篇,对上市公司上半年乃至全年业绩都具有风向标意义。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已有4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报,其中41家公司业绩预喜,仅1家公司业绩预减。
信达证券研报分析称,近年来中央企业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国企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常态化分红机制健全与中长期资金入市或将提振央企红利投资价值,在利率下行环境下,红利资产性价比凸显。国企的低估值与高分红特性构筑双重护城河。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将深入。中央企业分红行为进一步规范,中长期资金入市利好央企红利资产。
近日,又一支并购基金成立。记者了解到,深圳市龙岗区与中银资产、深圳市海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并购基金合作协议,推出“1个区级半盲池基金+N个专项CVC基金”双轮驱动模式,设立深圳市首个20亿元区级政府引导并购基金。
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剧烈震荡,A股市场也出现深度调整。针对此次市场异动,国内多家公募机构迅速作出专业解读,普遍认为短期波动缘于情绪面冲击,A股市场中长期配置价值并未改变。 多家公募机构认为,4月7日市场调整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地缘政治风险推升全球避险情绪;二是海外市场波动传导效应;三是投资者情绪面过度反应。
中国中车预计业绩翻两倍。据其4月7日晚间业绩预报,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2亿元—32.26亿元,同比增长180%—220%。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是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所致。
4月7日盘后,中国中车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2亿元-32.26亿元,同比增长180%-220%。不过公告指出,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