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寿镇充分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达15℃”的独特气候优势,创新推广“桑园秋豌豆套种”立体种植模式。通过科技手段精准测算桑树落叶期光热资源,在11月桑树休眠期同步完成豌豆播种,从种前规划到种后管理引入测量设计、病虫防治等方面的现代科技元素,全力保障“ ...
赏桃花、选“仙子”、看赛马、品美食……4月5日,木里藏族自治县东朗乡举行第八届“贡巴拉美朵”文化旅游节活动。活动开展民俗展演、非遗展销、生态观光等,展现传统民族文化魅力,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4月6日傍晚,随着“Y988次西昌迎春专列”离开西昌西站,800余名游客结束在凉山州西昌市的阳光之旅。此次活动以“建昌古城、邛海湿地、大石板古村”为核心资源,推出了系列特色活动,如古城千人民族服饰巡游、邛海湿地迎春健步走、城楼盛宴、缸窑渔家宴等,从不 ...
春末与夏初交替之际,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的千亩桃林,竞相绽放的桃花,如同一片片粉色的海洋,密密匝匝的桃枝承载着层层叠叠的粉红花浪,温柔地为青翠的山脊覆上了一袭梦幻般的粉霞锦衾。
4月2日,《四川日报》刊发《一曲资源“变奏”唱响别样凉山》文章,聚焦凉山州从以资源推动发展的传统模式,转向以资源更新产业,进而谋求弯道超车的新路径——数天的走访见闻,汇成一曲资源“变奏”。高山与河谷间,一个个新项目加快建设,一项项新产业扎根生长。
4月2日,《四川日报》刊发《凉山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文章,关注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地理格局,凉山州提出构建“两带两屏一廊道,一核一区一流域”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越西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基,着力构建现代工业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围绕农业抓工业、立足资源抓工业、依托能源抓工业、无中生有抓工业”,不断补齐工业发展短板。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产值10.9亿元,工业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清 ...
这也意味着,在“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王顺友曾经牵马走过的地方,未来将建起“云上邮路”。这也是凉山打造的又一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4月1日,昭觉县G245国道解放沟镇路段一辆装载液化天然气 ...
埂堡的油桐花生长在山野间,花瓣洁白如雪,细腻而柔软,每一朵花都犹如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原生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魅力丰富多彩。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项、省级138项、州级356项、县级784项,培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超1400人。
如今,德昌县永郎镇蒲坝村的桑椹,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甜蜜密码”。随着桑椹成熟季的持续推进,德昌桑椹将走出本地,迈向更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关注,推动当地经济迈向新台阶。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