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重庆金融监管局全面梳理存量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分批快速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兴业银行重庆分行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渝中区某存量项目,向企业宣传“白名单”扩围相关政策,及时将项目纳入“白名单”,并享受该行“白名单”项目优先上报、快速审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11只QDII基金1月份涨幅超过6%,其中,易方达标普消费品指数增强A (美元现汇份额)、易方达标普消费品指数增强C (人民币份额)、易方达标普消费品指数增强A (人民币份额)分别涨7.28%、7.03%、7.01%,其跟踪标的为标普全球高端消费品指数。
2月6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放量上涨,赛道股与题材股表现活跃,创业板指上涨2.80%,北证50指数上涨5.51%。整个A股市场成交额达1.55万亿元,超4800只股票上涨,逾100只股票涨停。资金面上,2月5日A股市场融资余额增加近200亿元,2月6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8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后续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及经济预期逐步修复,保险业投资收益有望改善。近日,4家A股上市险企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均提到,2024年资本市场回暖,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进而带动净利润增长。
随着资本市场持续活跃,券商2024年业绩表现备受关注。截至2月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有17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有13家券商通过母公司披露了2024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继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中小券商净利润规模虽小,但业绩弹性更大。自营业务成为券商2024年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我行推出了一款春节专享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会比同期限、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高出5到10个基点,但发行时有区域限制,主要是为了通过控制规模来保障收益率。”某中小银行资管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主要从投资端与渠道端两方面做高该产品收益率:投资端方面,会将存量高利率存款等优质资产向该产品倾斜;渠道端方面,会联合该行零售部降低产品管理费与销售费。
截至2月6日,已有16家券商举行了2025年工作会议、经营工作务虚会、业务发展战略会等,为全年工作“划重点”。由此,券商最新的战略部署与行动策略得以揭晓。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业务模式改革等成为多家券商新年战略规划的共识。
新发基金有望再度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作为农历蛇年新年的首个交易日,9只公募基金同日开启认购。加上此前“跨年”开启发行的产品,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已有二十余只。与此同时,截至2月底,还有2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超30只基金产品即将开启认购,权益类基金在其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蛇年春节后的首周,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回笼资金引发市场关注。2月6日央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755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操作利率为1.50%。因6日有4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2045亿元。而2月5日,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7165亿元。
可观的投资回报和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是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基础。分红、回购、增持是维护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的重要手段。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
去年3月份在香港发行当年首期人民币国债后,财政部又分别于去年6月5日、7月10日、8月14日、10月16日、12月11日发行了规模为110亿元、90亿元、90亿元、80亿元、60亿元的人民币国债。
“春节期间消费电子市场火爆,以及多家企业去年业绩向好,均彰显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态势延续。这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供应商与消费者信心,推动行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大步迈进。”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