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一束束鲜花寄托着无尽的思念。位于自贡市大安区的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举行“清明祭英烈”缅怀仪式,数百名社会各界代表齐聚红梅雕像广场,深切追忆革命先烈,向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当天,江姐故里还开展了红色经典影片观影、江姐故居陈列馆公益讲解等活动。特别是在手绘纸鸢研学课堂上,游客可通过亲手绘制红色主题纸鸢、放飞纸鸢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清明节假期,江姐故里将持续举行“书信祭英烈 ...
4月4日是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2025成都热浪飞行银河左岸音乐节正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音乐节现场,成都人尽显“松弛”本色,现场“躺平”听音乐、野餐、喝茶、搓麻将……“这次阵容强大,蹦累了就去后面充气沙发上休息,我喜欢这样的度假方式。”张女士特意带着一家人来现场听歌露营。
4月4日, 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当天全省纳入统计的886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51.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795.42万元,与2024年清明节假期同口径相比,分别上升13.18%、13.94%, ...
“青城山下白素贞,家居四川芙蓉城……”4月4日清明节当天,《新白娘子传奇》演唱会成都站预售发布会在成都来福士广场举行。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演出将于5月24日在成都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举行,今日正式在各大票务平台开票,开票仅25分钟后就宣告售罄。
翻开古籍我们不难发现,插柳、赶场、逛公园是古人的清明“三件套”。四川的大才子李调元在《童山诗集》中《清明在成都作》一诗中曾说:清明郭外柳毵毵,车马如云有堕簪。莫向碧鸡坊里去,游人多在百花潭。诗人杨燮也曾在诗中写道: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
4月3日,由曾海若执导,肖央、春夏领衔主演的清明档电影《阳光照耀青春里》在成都举行路演活动。影片以程序员何立为(肖央 饰)被送入“青春里”康复医院为主线,讲述他与一群“病友”的故事。
这个清明小长假,是四川开展2025年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第一个节假日。此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调度视频会议,通过动态调度通报近期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前期整治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署清明小长假以及4月重点工作任务。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清扫墓茔、供奉祭品、焚烧纸钱,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此外,还有放风筝、插柳、吃青团等习俗。放风筝时,人们会将风筝放上蓝天,然后剪断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寓意着带 ...
激励政策明确,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引进在川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主办单位,省级财政根据累计售票总人数、售票收入及经济贡献,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
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和重庆市话剧院共同打造的话剧《谁在敲门》,改编自川籍作家罗伟章的“人民文学奖”获奖小说《谁在敲门》,由喻荣军编剧,王筱頔导演。 话剧《谁在敲门》,是一部为时代立传的作品。所谓为时代立传,即用表现时代现实生活的文艺 ...
4月,当电视剧《雁回时》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突破30000,创下2025年平台剧集最高纪录时,其原著作者千山茶客的名字再次成为网文行业焦点。这位来自四川的神秘女作家,作为阅文集团旗下潇湘书院的代表创作者,以持续10多年的笔耕不辍,用作品诠释着内容创作 ...
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具备令人沉浸其中的观剧吸引力,使观众从幕启到终场始终保持着探索故事的愉悦,并被舞台艺术作品所打动。从春晚现场耍手绢的机器人,再到新鲜感与传统范兼具的机器人哮天犬,科技美学跃入舞台视野,巧妙的融合也具有了人文的温度。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