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抗 PD-1 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均显示出临床疗效,但潜在的免疫学机制尚不清楚。2025 年 1 月 30 ...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 85%,1/3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 NSCLC,5 年生存率仅 13% ~ 16%。其中,N2 期肺癌患者预后更差,手术切除后 3 年生存率仅 9% ...
SEED-Selection技术为T细胞基因编辑带来了新的突破。通过高效负向筛选策略,该技术在多个实验中实现了高达98%的基因编辑纯度,显著提高了T细胞治疗 ...
适用于病理恶性程度较高或存在复发风险的术后患者;经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肿瘤已基本控制但仍未达到治愈的患者;持续存在较高致癌因素的患者;放疗、化疗不耐受的患者。这些患者如果在传统抗肿瘤治疗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复发、转移或再发肿瘤将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vNKT细胞治疗是理想的后续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在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模拟异种移植组织排斥过程中快速且强烈的抗原加工和呈递,可利用暴露组织特异性抗体的异种细胞膜来源的囊泡将多肽抗原和 mRNA 编码抗原递送至树突状细胞(DC)。 在 黑色素 瘤小鼠和 胸腺瘤 ...
Modern life makes us tired, right? But research from societies in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suggests people in the ancient world slept only 6.5 hours a night.
Modern life makes us tired, right? But research from societies in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suggests people in the ancient ...
为解决 NSCLC 预后预测和治疗靶点问题,江苏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开展上皮 LR 相关研究。构建 LRrisk 模型,发现 POPDC3 促癌。这为预测预后、指导免疫治疗和开发新疗法提供依据,强烈推荐科研人员阅读。
2020年,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教授与埃马纽埃尔·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共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她们共同开发了基因组编辑方法CRISPR的卓越贡献。 受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邀请,杜德纳撰文解释了CRISPR的工作原理以及她与合作者是如何发现这一机制的。杜德纳说, ...
来自MSN16 天
小细胞肺癌的希望近年来,全球肿瘤研究与诊疗领域仿若被按下了“加速键”,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之势,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曙光。 在肺癌这片阴霾笼罩的领域中,小细胞肺癌(SCLC)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医学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尽管从占比来看,它在肺癌大家族 ...
新年伊始 郑州大学董子钢教授课题组 在胃癌和食管癌防治领域 连续发表三篇高水平研究成果 这些创新成果展现了课题组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和严谨求实、协同合作的科研精神 研究成果将 助力学校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 为消化系统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
红板报 on MSN17 天
研发客 的报道• H药 汉斯状®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ES-SCLC的抗PD-1单抗 • H药 汉斯状®是首个且唯一在欧盟获批上市用于ES-SCLC治疗的抗PD-1单抗 • H药 汉斯状®目前已在中国、欧洲和东南亚多个国家获批上市,惠及超过90,000位患者 2025年2月5日,复宏汉霖(2696.HK)宣布,抗PD-1单抗 H药 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欧洲商品名:Hetronifly®)正式获得欧盟委员会(E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