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英雄的故事依旧在平凡的生活中上演。2025年4月14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刘耀阳正在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献出爱的生命礼物。这22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带着刘耀阳的希望与祝福,将跨越高山与大河,重燃患者的未来光亮。
等待捐献的过程中,康康为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戒掉熬夜习惯,也加强体育运动,经常打篮球。为提高身体机能,她还加强了跑步训练,保持每天有充足的运动量并健康作息。“强健的体质是救人的底气。”康康说。
据央视新闻报道,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通过神奇的基因工程技术,将大米变身成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种子”,据称, 50斤的大米所生产出来的人血清白蛋白的数量,相当于5升血浆的含量 。
“稻米造血”这一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概念,如今已在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变为现实。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人血清白蛋白不仅更安全环保,还具备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成为缓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供应不足的重要解决方案。
从苏南到苏北,从逐梦6G到遨游深海,不断壮大的创新平台矩阵正将“创新力”锻造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数据显示,仅江苏获批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就达40余家,各实验室重组后新承担国家级项目800余项;省重点实验室149家,近3年累计授权发明专利 ...
近期,一项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项技术通过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不仅让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还消除了病毒污染的风险。该技术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进入新药审批流程,未来有望缓解国内人血清白蛋白供应紧张的局面,减轻患者 ...
回输后11天,白细胞顺利植活!周阿姨情况稳定,可以出仓转到普通病房。尽管经历漫长的治疗,周阿姨的身形有些消瘦,但精神矍铄,在场的医护人员也为她竖起大拇指。
【中国生物制造实现用稻米造血】 4 月 6 日消息,“稻米造血”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概念,在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成为现实。通过此方式制造的人血清白蛋白更安全环保,且能规模化生产、成本低,或可缓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供应不足。目前,相关产品已完成三期临床实验 ...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湖北武汉正在加速布局生物制造未来产业。生物如何制造?生物制造又能制造什么?让我们先从一种神奇的超声造影剂说起 ...
来源标题:“希望患者带着我的祝福好好享受生活” 4月2日14时,在驻京某部队医院,经过6个小时采集,北京西城区一名“95后”派出所民警小刘成功捐献了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患者点亮了生的希望,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这也是 ...
近日,经过近5个小时采集,华中科技大学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康康(化名),在昆明成功捐献28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远方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