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4月18日至19日,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我校农学院陈绍江教授主持完成的“跨作物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创建”项目,段留生教授主持完成的“新型生物调节剂冠菌素”项目荣获特等奖。
在气候变化与资源约束的双重挑战下,小麦生产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成为全球农业关注的焦点。极端天气频发、土壤退化加剧以及病虫害威胁升级,使得传统种植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在不增加环境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小麦的抗逆稳产与品质提升?这一难题的答案或许藏于一种名为 ...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在日前举行的优良品种现场观摩推介活动中,该所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192”以1200万元价格签约转让。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4月19日,该院油料所联合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在湖北江陵县举办2025年国家长江中游区高产高油冬油菜品种展示评价现场观摩与优良品种推介活动,高产稳产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192”以1200万元价格签约转让。
全球变暖加剧,高温威胁作物繁殖,花粉发育等受影响机制不明。兰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热稳定蛋白 PGSL1 对花粉影响的研究,发现 PGSL1 可稳定肌动蛋白丝(F-actin),促进花粉高温下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为提升作物抗热性提供策略。
二是开发多功能缓控释肥料。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对肥料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养分供给,还希望其具备抗逆境、促生长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十五五”期间,建议进一步加强多功能缓控释肥料的研发,特别是针对不同作物、区域和土壤条件的个性化定制 ...
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学与抗性改良团队联合扬州大学首次发现显著提高油菜抗寒能力的关键基因模块,揭示了油菜耐寒分子机制,为提高油菜抗寒能力、推动冬闲田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
“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集成与创新,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处副处长刘斌告诉记者,这一技术模式也是各农场因地制宜选择良种,落实一播全苗、合理增密、科学施肥、精准调控、减损机收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致力于稳步扩大油菜面积、大幅提升单产,力争粮油兼丰的写照。(记者 姚媛) ...
“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集成与创新,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处副处长刘斌告诉记者,这一技术模式也是各农场因地制宜选择良种,落实一播全苗、合理增密、科学施肥、精准调控、减损机收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致力于稳步扩大油菜面积、大幅提升单产,力争粮油兼丰的写照。
经现场机收测产,实收面积1.2亩,鲜谷产量达509.16kg,去杂后按照标准含水量折算,干谷产量为328.76kg/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南遭受低温冷害,在这样的逆境条件下,“E农香11S”依然实现高产,充分彰显了其对不良环境的良好适应性,也为后续 ...
为有力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贯彻落实《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组织召开粮油作物防病虫提单产现场会。会议观摩了金堂县小麦、油菜防病虫提单产示范现场,交流了科学防控 ...
正确对待名利得失、进退去留,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在经受挫折、身处逆境时,不动摇、不走神、不跑偏,守住初心,把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拧紧拧好。 自觉在组织生活中锤炼党性。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