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风》杂志主编郝正波邀请了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东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刘宗举,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王继兴,兰山区作协副秘书长兼作协公众号主编赵西忠,知名资深媒体人、《领风》杂志副主编李晓宇等参加了《领风》杂志创刊首发交流座谈会。《领风》杂志执行主编孟凡同、副主编李恩维、编辑部主任李明芳、运营部主任王官华及编辑部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交流。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6 小时
寒梅傲雪 独领风骚
寒风吹动着它的花瓣,也拨动了我的心弦梅花,一个常常被万千诗人赞叹的植物生命,自古有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也有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古人怎么过清明节?让我们跟随《春山游骑图》 《兰亭修禊图》《月曼清游图》《湖山春暖图》等一起畅游古画,感受古人的春日雅趣!(记者 郭冠华) ...
春天,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在这个时节,崔伟群用他的诗歌,把读者的心拉回那片温暖的天地里。诗歌《你站在田埂上寻找春天》中,那一阵阵春风,似乎不仅仅是自然的风,更是一种情感的流转。
情景剧《百年星火》以沉浸式演绎回溯革命青年的觉醒之路,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阐述了湖湘儿女擦亮三张“文化名片”的故事。南方科技大学学生韩普宇分享了运用AI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经历,国防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顾善植讲述了投身创新创业的故事,展示青年一代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
《淮南子》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这标志着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
在岁月长河奔腾处 有这样一群人 身着藏蓝,肩扛使命 用热血守护安宁   那是街头巷尾穿梭的身影 在烟火人间点亮平安的灯 那是危难时刻无畏的冲锋 将黑暗阻挡,为百姓撑起晴空   如今,他/她们的身躯已化作山川 可警徽的光芒从未黯淡 每一次风吹过,都似他 ...
师生们以诗为媒,以情为舟,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于烟雨朦胧中缅怀过往,于浩气长存间致敬英魂,于万物新生里礼赞春光,于千年风骨中传承文明。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激昂的诵读声回荡在礼堂,瞬间将观众带回百年前革命先辈的青春岁月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馆长杨丹以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引,讲述红色基因如何在一代代青年血脉中延续。“一师赠予我谦虚勤勉的求学 ...
但“藏山文字却关心”的曾幾不可能如此超脱,他还是想效仿唐代的台州刺史闾丘胤一样,具有一双慧眼,心胸如泾渭般分明,能够在俗世纷争中做到清廉又清明。所以,在台州,他似乎很忙,连爬巾山、游东湖的时间也没有,“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痴”,竟然工作好一段时间了,也没有去登临过,尽管“簿领惟生睡,壶觞不解颜”,工作难免烦恼,浊酒买不来畅饮。唯有远道而来的好友如郑绩 (字禹功)来访,他才“往赴郑老同幽期” ...
每到清明节,脑子里总是忘不了杜牧那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不知杜牧是因为思念逝去的亲人而断魂,还是因为酒瘾发作而断魂。 但是对于一个才疏学浅的现代人来说,每想起这个节日,想要抒发一下浪漫情怀时,除了这首诗歌,似乎再也想不起别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