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前寺蓝藻极其纤细,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化,野生的水前寺蓝藻已濒临灭绝。在熊本县内的地表自然水体中,已经几乎看不到它的踪迹。近年来,通过人们的巨大努力不断改善养殖方法,终于实现了人工养殖。由丹生庆次郎创立的“丹诚堂”是日本唯一的水前寺藻养殖场。“丹诚 ...
使用杀藻剂: 如硫酸铜、漂白粉等,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杀灭蓝藻,见效快。但不当的使用,会导致鱼虾中毒和二次污染,且治标不治本。同时,杀藻后应及时进行解毒和增氧处理,以减轻药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3 天
人民网 on MSN纳米级猎手让蓝藻“抑郁而终”【研发者说】讲述人: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光化学研究院光响应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武汉新水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冯玲玲蓝藻水华危害,有目共睹。
蓝藻起源于约三十亿年前的地球,在地球大气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大氧化事件。随着 ...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如今碧波荡漾的太湖,一度深受蓝藻暴发的困扰。彼时,蓝藻浮在水面,水底是大量富含有机物和营养盐的淤泥 ...
湖泊水体如若提前“上火”——蓝藻开始蠢蠢欲动,一种会“做手术”的纳米级猎手,将能改变这场危机。科研人员将乳白色 ...
空泡性髓鞘病变(VM)是导致水鸟和猛禽死亡的神经系统疾病;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逾25年的探索后发现,其病因是一种被称为aetokthonotoxin的新型蓝藻 ...
大皖新闻讯 2024年,安徽PM2.5平均浓度35.2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1.6微克/立方米;巢湖蓝藻水华发生次数、最大发生面积、累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均下降,连续4年沿湖无蓝藻异味……3月27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向会议作了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及全省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情况的报告。
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7%,好于年度目标8.2个百分点,连续2年达90%以上。长江、新安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Ⅱ类。巢湖水质保持Ⅳ类,蓝藻水华发生次数、最大发生面积、累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分别下降40.4%、18.4%、50.3%,连续4年沿湖无蓝藻异味。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