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辽宁省,日前正式印发《辽宁省2025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全省今年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将达到1370万亩,这也是辽宁连续第五年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那么,辽宁保护性耕作开展如何?黑土地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清明忙种麦 ...
长期以来,农林废弃物的处理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难题。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有约9亿吨,林业采伐加工剩余物约3亿吨。过去,大量秸秆因收储成本高、利用渠道窄,或被焚烧污染环境,或堆积腐烂形成资源浪费。
得益于秸秆综合利用,一条集合种植、养殖、有机肥料生产、食用菌培育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吕文军说,目前甘肃河西地区秸秆年收集量397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46%。
山西朔美羊肉业有限公司是朔州市“秸秆变肉”的又一典范。该公司通过秸秆资源化利用推动肉羊养殖全链条发展,形成“饲草种植-种羊繁育-羔羊养殖-屠宰加工-销售服务-粪污处理”的闭环模式。此外,公司还通过订单收购农户饲草和羔羊,覆盖了周边超5万户的农民。
在如今的科技浪潮下,秸秆的利用价值逐渐被挖掘,聚维元创作为一家秸秆基生物合成企业,近日宣布完成了Pre-B4轮募资,令人瞩目。尤其是,企业在2024年的总募资金额接近5亿元,这无疑为其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布局注入了强大动力!
2 天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秸”尽其用丨为黑土地盖被子,小秸秆守护“大粮仓”新华社长春4月18日电(记者薛钦峰)眼下,在吉林省的一些产粮大县,田野里玉米秸秆正盖在地上,泛着金黄。种粮大户们正检修免耕播种机,调试秸秆归行机,为即将开始的播种做准备。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10日电(记者 连振)在内蒙古通辽市的广袤平原上,春播尚未开始,原本地里几十公分高的玉米秸秆却已不见踪影。秸秆,去了哪里呢?原来,这里的秸秆早就打成了捆,成为近四百万头肉牛的“口粮”。 内蒙古通辽市地处“世界 ...
小小秸秆,全身是宝。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处置问题,湟源县 ...
潇湘晨报 on MSN2 天
“秸”尽其用|为黑土地盖被子,小秸秆守护“大粮仓”新华社长春4月18日电(记者薛钦峰)眼下,在吉林省的一些产粮大县,田野里玉米秸秆正盖在地上,泛着金黄。种粮大户们正检修免耕播种机,调试秸秆归行机,为即将开始的播种做准备。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梨树的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农田里厚厚的一层秸秆像是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这是保护性耕作方式,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当地的种粮大户张文镝说。 农民在吉林省公主岭市 ...
新华社兰州4月9日电 记者手记:秸秆去哪了? 新华社记者王朋 在甘肃河西地区的农村,如今很难看到秸秆堆了,地里也很少看见焚烧秸秆的景象。这些秸秆去哪了呢? 在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现代养殖产业园,养殖棚里堆满了打包好的秸秆。
近日,秸秆基生物合成企业“聚维元创”完成Pre-B4轮募资,蓝图创投、江苏省沿海集团等多家产业基金参与投资,义柏担任Pre-B4轮及长期财务顾问。据了解,聚维元创2024年总计募资近5亿元,并逐步落成10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能力。截至目前,聚维元创首发管线已进入量产阶段,并完成万吨级生物基产品的实际交付,今年年底将具备10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硕县农业农村局紧抓2024年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政策机遇,以秸秆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引擎。通过建设高标准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培育壮大专业化秸秆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