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5 小时
方刚:一字一世界
北大人文教室·书法研修班学员(第1期)方刚是一位热爱书法的普通人,他表示练习书法让自己的内心安定,身边的人或许会感受到他这种积极的生命状态,进而影响一两个人,甚至一小部分人。
据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记载,张飞不但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在《丹铅总录》中还记载,涪陵有一刁斗铭,上面的铭文就是张飞所写。并且张飞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马铭上的字,也都是张飞所铭刻。元代画家吴镇曾作诗对张飞的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说魏国的钟繇、吴 ...
告别春意融融的三月,澎湃艺术梳理四月第一周精彩展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放眼全球园林文化,推出“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将宋徽宗奇石与莫奈睡莲并置呈现;在上海,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从山谷中来”将自己在法国西部生活与创作移至上海;奉贤博物馆“ ...
日前,由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三层、五层展厅展出。该展览汇聚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240余件精品文物。其中,五层展厅以“书刻同辉”为题,集中呈现了马家窑彩陶、 ...
尺,字形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在古代语境中不仅是长度单位,同时也是测量的象征。从尺字引申开去,它不仅是一个字的探讨,更是一种书法的表现手法。这个字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汉字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厚重。
随着AI生成、语音克隆、动态捕捉等技术迭代,从“必须吃早饭”的扁鹊到“写诗自由”的李白,从“在线怼人”的唐伯虎到“自我辩护”的孙悟空,历史和神话人物从二维插画中跃出,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符号,而化作有表情、有动作、有情绪的数字生命,原本静态的知识点被拆解融入具象的对话场景。这种创新打破了传统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带来直接又新奇的互动体验。
《中时新闻网》前身为《中时电子报》,于1995年创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网路媒体,开启新闻数位时代。近来以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新闻引领先驱外,首创娱乐、生活、社会专题式新闻报导,带起同业间仿效风潮;精辟的言论、财经、国际、两岸、军事、体育、网推频 ...
▲学者 余世存 l 文化学者与书法艺术的时空对话者,让书法讲中国故事的人。从北大中文系才子到文津奖得主,凭借《非常道》《时间之书》《节日之书》等著作,三次斩获国家级文津图书奖,被誉为“最具思想冲击力的文化学者”。
-广告-依稀记得:2019年1月,疫情尚未爆发,一张特展海报,约5万余名国人飞赴日本,只为他一人。(报道源自北京时间)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的颜真卿特展,霸占了那年第一个热搜。包括“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在内的177件书法真迹,从台北故宫长途跋涉而来 ...
随着AI生成、语音克隆、动态捕捉等技术迭代,从“必须吃早饭”的扁鹊到“写诗自由”的李白,从“在线怼人”的唐伯虎到“自我辩护”的孙悟空,历史人物从二维插画中“跃出”,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符号,而是化作有表情、有动作、有情绪的“数字生命”,原本静态的知识点被拆解融入具象的对话场景。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4 天
灵府存真自可人
书法作品曾入选“果欣杯”全国书法篆刻展、“城建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展、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陕西省文艺界“走进和谐陕西”大型采风书法美术作品展、陕西省第三届书法篆刻临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4 天
论书法为生命之学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24日 15版) 草书《冠军贴》(节录) 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