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年近九旬的邓大爷独自出门后与家人失联,家人寻遍亲友无果,无奈拨打110报警,这条生命热线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走失老人的存活率随时间推进呈断崖式下降,前24小时是关键。沈阳市公安局设立了一支特殊的寻人队伍——失踪失联人员查找专班。一条条线索在这里 ...
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了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运动。到了今天,这项古老的运动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消遣的一种新方式。想象一下,你在春日的阳光下,和家人朋友们一起玩“竹编足球”,这个画面是不是很有趣?更何况,这项活动在郑州被正式复活,既能感受古人的身心愉悦,又能对现代的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完美的解读。
【#眼前有山河心中有家国#】#家国永念# [心]每年清明时节,宁夏固原的一群中学生都会徒步往返108里,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这堂思政课传承了30年,也坚持了30年。 [心]河北志愿者张红琢,18年来帮助1700多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羊城派 on MSN7 小时
岭南说 | 广东阿公阿婆私藏的清明习俗,看完想回村!人间四月,雨丝似弦,又是一年清明到了,你会到哪里“行清”?在广东,每逢清明节,人们会拖儿带女去祭拜祖先,俗称“拜山”,又有比较文雅的说法为“行清”,取自一句古诗“明日是清明,行人尽行清”。如果在清明当天选择祭拜,可称为“行正清”。
他们中,有与歹徒英勇搏斗的邱建军、史礼海、武霖;有在工作过程中突然病发的张俏、赵华伟;还有为了救人失去生命的阿力木·热合曼……公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人们会铭记那一个个闪亮的名字。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江南三鲜味道棒,不负清明好时光;清明螺的神仙搭配,炒鸡让它异常美味。本期节目邀请美食爱好者庄抒书和鲁菜大厨刘强,教大家做清明美食。 (《回家吃饭》 20250404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这一天 吃春鲜) ...
9 小时
手机光明网 on MSN华南F3硬核祭祖:有人用无人机吊祭品上山,有人徒手爬二三十米高 ...每逢清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网友就集体陷入迷茫 “我记得是这棵树呀。”由于三个省份地处华南,地形多为丘陵、台地,植物生长茂盛,人们为了祭祖,扛起烧猪、拎着镰刀,在丛林里披荆斩棘,这也被网友戏称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训练”。“华南F3”祭祖有了新招式 ...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每到这个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扫方式,已与当下的生态文明理念渐生矛盾,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祭扫引发的火 ...
羊城派 on MSN13 小时
花地·清明 | 怀念欧豪年先生:其人其艺皆成中华文化精神的鲜活诠释欧豪年先生作为岭南画派大家,不仅绘画艺术造诣高超,对书法、诗文都有着深刻理解,其艺术成就架起跨越海峡的文化长桥,其人其艺皆成中华文化精神的鲜活诠释,值得后人追忆缅怀。 欧先生17岁师从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赵少昂为岭南派一代国画大师,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主要代表人物。欧先生作为赵少昂的学生,始终心怀家国,毕生坚守传承岭南画派精神的使命感。欧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桃李遍布天下,让我们看到 ...
15 小时
封面新闻 on MSN清明节兴起“扫墓野餐风”?年轻人“扫墓+野餐+踏青”混搭 ,专家 ...今年清明节,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别样的“扫墓野餐风”。多地网友纷纷分享自己与家人朋友在祭祖扫墓仪式后,直接在墓地旁铺起野餐垫,摆出薯片、烧鹅、鸡爪、鸭腿、酒水和饮料,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踏青野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773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其中3752人被评为烈士。2024年,全国共有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 愿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早点回家吧,这是所有民辅警家属们共同的心愿。
2024年底,90后台湾青年张遇出版《黄土家族》,书里讲述了近百年、三代人跨越海峡的乡愁故事。清明前夕,张遇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2年前的一段动人故事……(记者 朱延静)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