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卢文弨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以其在清代的校勘事业而闻名。《尚书注疏校勘》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丰富的校勘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文将从校勘方法、特色以及影响等角度分析卢文弨的学术贡献,尤其是在《尚书》的校勘过程中所展现的技术与智慧。
在清代的校勘学术圈中,卢文弨无疑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校勘学家。他以其精湛的校勘技术和丰富的学术思想,为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卢文弨在古文献校勘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在《尚书注疏》的校正上,体现了他对古董书籍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校勘方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卢文弨的校勘特点以及与后来的学者,尤其是阮元的对比,揭示古籍研究中的学术传承与创新。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 天
中国经典更新的三条路径
而经书作为中国古典的核心,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至少存在着经目扩充、文本新解与经书重编三条经典更新的路径。
新京报 on MSN13 小时
雨初晴,晓莺声
我不想谈论艺术,在春天,我只想和你说说那些树——我想告诉你它们站立的位置,我想指给你看它们生长的姿势,面对一棵树,我们永远是孩子,仿佛岁月从未流逝,仿佛总是新的开始。
《生活中的〈论语〉》/刘永忠/北京联合出版社/2025年1月《生活中的〈论语〉》这本书封腰上的句子颇有勇气:用碎片化的时间,读生活化的《论语》,它展现了解构和重构经典,并努力将之融入生活的价值取向。《论语》的时代离我们过于遥远,但当我们翻开此书,“碎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 天Opinion
学术伉俪 文章知己
学术伉俪文章知己读《程千帆沈祖棻画传》作者:巩本栋《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3日11版)《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画传》程丽则著南京大学出版社程丽则编撰的《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画传》(以下简称《程沈画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九州四海”常被用来泛指全中国,其概念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传统认知里,“四海”多被理解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即环绕古代中国疆域的四片海洋。然而,深入探究上古时期的文献记载与文化背景,会发现“四海”与水并无直接关 ...
程千帆热爱学术,亦热爱生活。20世纪70年代,他在湖北沙洋农场劳动,临近春节回家时,总是热情地张罗过年饭菜。他与程丽则一次次拿着各种票券,排队采买食材,回家后便忙着洗切烧制。他还学会腌制腊肉、风鸡、腊八豆、泡菜等,深受家人喜爱。程千帆平日很少写词,然 ...
1923年,清华学校的一批留学生即将出国。为了在短期内积累足够的国学常识,梁启超先生应《清华周刊》邀约,竭三日之力开列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后又精简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28种)。今天,小编分享其中必读的中国哲学原典以及梁启超先生 ...
这段演变史在明代初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来自非洲的长颈鹿一度“占据”了“麒麟”的称号。据典籍记载,永乐年间,郑和多次下西洋,途经的国家进贡过多种“殊方异兽”,其中就有被称为“麒麟”的长颈鹿。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8 天
再读经典的方法
作为左克厚的老同事、老朋友,在左老师学术研究方向转换的重要节点,我非常有幸地成为见证人。近30年前,当时的青海师范大学与青海教育学院合并,左老师此前在教院,以及在两校合并后组成的新的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美学,他的学术关注点和兴趣点集中在西方古典哲学 ...
2025年是刘善泽诞辰140周年。3月29日,纪念刘善泽先生诞辰140周年座谈会暨花鼓戏歌《浏水棹歌》首发式在大瑶镇杨花书院举行,以传唱其诗、传诵其人其事来缅怀这位杨花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