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是指赤道上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科学界普遍预期,情况与拉尼娜相反,即太平洋海水显著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在2024年1月达到巅峰之后,气温状况会逐渐向拉尼娜转移。
当地时间2月6日,希腊气候危机和民防部宣布,为应对紧急需求并处理近期该地区发生的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影响,圣托里尼岛自2月1日起进入紧急状态,持续至3月3日。(央视新闻) ...
2月6日,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最新海温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测显示,拉尼娜状态2月3月将维持,到了春季中后期将会减弱至中性状态。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
近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最新海温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测显示,拉尼娜状态将维持2到3月,到了春季中后期将会减弱至中性状态。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丁婷介绍,在拉尼娜发生的年份,部分地区出现干旱 ...
周玥、丁英华/新华社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日发布报告说,2025年1月成为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据报告介绍,该机构记录的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摄氏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75摄氏度。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5年1月是又一个令人惊讶的月份,尽管热带太平洋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并对全球气温产生了暂时的降温效应,但1月气温仍延续了过去 ...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气候监测机构6日发布报告称,2025年1月是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据报道,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日表示,由于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了全球温度,2025年1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75摄氏度,延续了2023年和2024年的历史新高。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伯吉斯表示,2025年1月是又一个令人惊讶的月份,尽管热带太平洋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并对全球气温产生了暂时的降温效应,但1月气温仍延续了过去两年的破纪录趋势。
据新华社伦敦2月5日电 英美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警告说,受气候变化影响,格陵兰冰盖裂缝发展速度加快。这可能会导致格陵兰冰盖冰损失量增加,推动冰川向海洋移动,加剧海平面上升。
(布鲁塞尔6日综合电)随着人为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暖化,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6日表示,2025年1月是有史以来最热的1月,气温比前工业时代高1.75摄氏度,延续了2023年和2024年气温连续创新高的纪录。气候科学家原本预期,在引 ...
据报告介绍,该机构记录的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75摄氏度。数据还显示,过去12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61摄氏度。
近日,深圳市气象局发布了《2024年深圳市气候公报》,对全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气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深圳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舒适日数共244天,较近五年平均(236.4天)偏多7.6天;而自2023年深圳首次记录到零霾日后,2024年连续第二年零霾日,标志着我市生态气候持续向好。
美国《纽约时报》2月3日文章,原题:气候变化吞噬了您房屋的价值 当洛杉矶阿尔塔迪纳和太平洋帕利塞兹社区的房屋仍在熊熊燃烧时,人们的讨论主题已经转向此次大火的经济损失以及谁将为此买单。现在看来,这场灾难造成的总损失可能超过2500亿美元。此前,飓风“米尔顿”和“海伦妮”等极端天气事件已让美国在短短一年内承受了数百亿美元的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