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段史实,那就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按照当时两党合作的精神,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的相关领导工作,曾出任多个要职,最高职务是国 ...
思想教育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与发展的法宝,国民党伪政府的官员和部队的俘虏官兵。经过思想教育,转变成为了人民军队中的一员。使人民军队得到了补充,战斗力大大的提升。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加快了国民党旧政府的灭亡速度。
刚见到毛泽东走进官邸,蒋介石就开始喊“毛主席万岁”,还一连喊了三次。又在日记中写道,自己心中最佩服的就是毛泽东。一般性格暴戾又多疑的人,内心很难对人生出敬畏与认同。
三、赫鲁晓夫的一相情愿与毛泽东的过激反应1958年12月苏联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试航成功,实现了潜艇舰队脱离海岸进行远洋航行的愿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出潜艇与本土的通讯和联络问题,那时还没有卫星,只能依靠无线电台。在此之前,苏联海军经过反复讨论,向国防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国际主义,是指各国无产阶级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反对共同敌人、实现共同目标而联合奋斗的思想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自青年时期就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志向,认为“凡是社会主义,都是国际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 ...
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第一次以军规的形式强调革命军队的政治纪律和群众纪律。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毛泽东:八路带军轰炸鬼子飞机场,老蒋一听大怒,直骂手下没出息 ...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外国公众对毛泽东了解甚少。使世人得以了解真实的毛泽东及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应归功于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一批外国友好记者。3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冲破 ...
1953年7月,毛泽东在重印的《二中全会决议》上作批示强调,“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些掌、不以人名称地名、不把中国人和马恩列斯平列”等“六条规定”。
白求恩是一位秉持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帮助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国际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前线,竭尽全力救死扶伤,最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更是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觉。聂荣臻回忆说,白求恩青年时当过木匠,以后学医,开过私人诊所,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对社会制度问题有了很深的思考。这对他的思 ...
毛泽东:小伙打野鸡改善伙食,朱军长舍不得吃,抱起来给怀孕妻子 ...
在毛泽东广场,师生列队肃立于毛泽东铜像前,敬献花篮、整理缎带,并庄严重温入党誓词。在滴水洞一号楼,一堂《探寻伟人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