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李大钊同志在1913年奔赴东洋,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就读。得以认知社会理论思想,还接触到了马克思理论学说。时值当时国家管理者答应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觉得回国的时候到了, ...
导语: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先驱,这个受众人尊敬的伟人,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37岁。1927年李大钊被施以绞刑,传闻施刑时间长达四十分钟,这背后的种种真相直到24年后才被调查清楚,参与杀害李大钊的真凶也都一个接一个浮出水面,终于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惩 ...
但是,革命果实很快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十分关心国家命运的李大钊,这时已敏锐地感受到新的共和制度存在着“隐忧”。1913年,他以愤怒而沉痛的心情尖锐地指出:“共和自 ...
1922年8月23日,李大钊从北京来到上海,几天以后给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胡适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李大钊给胡适的亲笔信 学潮如何结束?中山抵沪后,态度极冷静,愿结束护法主张 ...
京报网 on MSN5d
西城李大钊故居:馆校联动 讲好家风故事 滋养学生心灵青砖灰瓦、朱门铜环,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内,一场沉浸式导览剧正带着观众穿越回百年前,来到那个李大钊在这里生活的午后。
1919年,在五四运动后的思想激荡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深入唐山煤矿考察,写下了《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的重要文章,表述了旧社会“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还通过在河北各地建立进步社会团体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河北的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科学概念:“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 ...
李揭秘李大钊就义最后遗照,指甲被拔连绞3次,摘去眼镜从容赴死 ...
李大钊亲孙被举报“腐败”,中央调查后反而授七一勋章:他是典范 ...
4月4日,清明节当天,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对清明假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市民到李大钊纪念馆深切缅怀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与历史贡献,李大钊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进行了报道。END来源:央视新闻严正声明未经官方授权,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私自 ...
评剧《相期吾少年》以李大钊及其夫人赵纫兰的革命事迹为原型,以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1927年李大钊就义等事件构建背景时间,谱写了李大钊、赵纫 ...
近日,团河北省乐亭县委联合乐亭县教育局、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在李大钊纪念馆开展“弘扬大钊精神,凝聚奋斗力量”主题清明祭扫活动。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及新戴河初级中学师生代表以庄严的仪式缅怀革命先驱,汲取奋进力量。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