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生命意义展厅的纪念墙前,摆满了学生敬献的黄色菊花。在众多师生代表的注目下,从2021年开始新增的229位遗体捐献者的名字,被添加到纪念墙上——这里已经镌刻了1200名为医学教育作出贡献的捐献者姓名。天津医科大学2023级基础医学朱宪彝班学生韩宇熙说: ...
崇高的选择有时已超越了生命本体的意义。一名尿毒症患者面色灰暗,每周要靠三次透析维持生命。他盼望着一颗肾源,在年迈父母的陪伴下,他说:“如果能等到一颗肾,我就能重新工作,养活爸妈了。” ...
4月3日上午,“生命·希望”2025年临沧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举行。捐献者家属,市、区红十字会及部分理事、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志愿服务队,学生代表等100余人齐聚临沧市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纪念园,共同追思75位以无私大爱重燃他人生 ...
手机光明网 on MSN4 小时
15岁的他,救了7个人
他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人生谢幕 ...
3月22日,“生声不息”合唱团在浙江省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上为在场的捐献志愿者、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移植受者、捐献者家属首次公开演唱《生命回响》。4月1日,合唱团在全国缅怀纪念活动中亮相,动人的旋律再次响起。
2010年,武汉作为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城市正式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的工作,这座城市便用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在湖北省红十字会人体捐献纪念园,全省所有器官捐献者的名字都被铭刻在纪念碑上。
3月24日,海南省三亚中心医院,一场器官捐献手术正在进行。在退役军人王永宏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家人决定遵照王永宏的愿望,捐献出他的肝脏、双肾脏及两枚眼角膜,帮助挽救3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让两名视障人士重获光明。
1995年,14位老人用一纸遗体捐献倡议书,写下对生命最后的深情告白。这份以骨血浇灌的善意,在30载春秋里生根发芽,如今化作一片庇佑医学与人心的绿荫。
在青岛市福宁园奉献林,市民刘玉兰献上鲜花,缅怀三位在生命终点毅然选择捐献遗体和角膜的至亲。每年清明节来临前,青岛都会在这里举行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今年,红十字生命奉献林纪念碑上新增刻231位捐献者名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选择用大爱为疾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而在搭起“逝去”与“ 新生”的生命桥梁之间,有这样一批“生命摆渡人”,他们就是器官捐献协调员。
近日,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州市红十字会及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了缅怀纪念活动,向这些去世后仍在为他人、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的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者致以敬意与哀思。羊城晚报记者走近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家属、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倾听捐献者的生前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