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摘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痛惜的一场战争,不仅直接影响中华文明退出争霸世界的舞台,还间接导致了中国往后一千多年时间的孱弱和憋屈,说它是中国历史走向的转折之战,一点也不夸张。
唐玄宗在位时,唐朝社会矛盾已经显现,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平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这些流浪的人只能向外迁徙,使得唐朝经济重心偏移。同时,社会阶层间经济矛盾突出,这也和土地兼并脱不了干系。不过,这只是安史之乱的先决条件。真正的导火索,是唐玄宗一个糊涂至极的 ...
安史之乱有多乱,长达八年的战争,唐玄宗被迫出逃,百姓流离失所 ...
安史之乱后谁继承了皇位?其统治情况如何?
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侵扰河西和陇右,西域军民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一度受阻。安西大都护郭昕孤立无援下率西域军民奋起反击。为表达坚守大唐领土的决心,他以唐代“开元通宝”形制为范本,铸造“大历元宝”“建中通宝”。
公元755年,即安史之乱头一年,年57岁的王昌龄得知了安禄山造反的消息。此时的他已被贬龙标达8年之久,没错,这里的“龙标”,正是他的好友李白为他所写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的“龙标”。这首诗,无数人都会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 ...
「笑骂皆成文,吐槽亦真情。当老祖宗们“暴躁”起来,千年的时空距离仿佛在一瞬间被缩短,老祖宗们成为与我们共同感受、共同思考的生命个体。」>>>起猛了!早上被杜甫骂,中午被李白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老祖宗”们表情夸张、言辞激烈, ...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文华 范世辉 巩志宏 河北定州博物馆有“又见东坡”展,介绍苏轼任定州知州的情况。定州是苏轼行迹的最北方,地方任职的最高点,也是他仕途最后一个和落差最大的拐点。 苏轼以双学士的身份兼知定州,地位之高非他任其他地方官时可比,且定州当时地位非常重要,三朝重臣富弼说:“定为一路治所,实天下要冲之最。”“定”即定州。 定州今是京广线上一个省管县级市,历史上它曾为中山、后燕国都,作过郡 ...
“关陇集团”概念由陈寅恪提出,指的是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组成的政治集团,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唐代。黄永年认为,当时中国三分,西魏占有关陇、东魏占有山东、梁陈占有江左,其中,山东、江左的人才看不起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关陇,不愿意为其所用。
人民网 on MSN1 天
裴度在太原的宦迹文痕
太原作为大唐北都,安史之乱后,防御北方侵扰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因此那时能来太原担任军政主官的,大都为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其中,三晋名人裴度,曾两赴太原,二番担任府尹、北都留守和河东节度使。 裴度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在朝廷和地方任职,凭借个人影响力维系江山安危,掌控时局20年,威望、德行、功业堪与郭子仪比肩。 裴度第一次出镇太原前,是中书省的实际掌门人。唐代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将原宰 ...
教育局于24年5月公布高中中国历史科调整方案,25/26学年文凭试开始,考生可选择只应考卷一,不考卷二选修部分。卷二选修对史实仔细程度、作答的灵活性及资料运用要求较高,即使在调整方案出炉前,过往亦有不少考生只集中温习卷一,放弃卷二。然而有3点值得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