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此前已发生太子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夺储失败、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等一连串政治变故,而刘洎本人原先即倾向魏王一方。太宗的用意非常明确,就是希望站队失败的刘洎,可以好好辅佐新太子,但既要马儿跑,焉能不给马吃草呢?为此,太宗接连提高了刘洎的官位和待遇。
郭保平介绍说,《晋祠之铭并序》碑是研究、探讨初唐时期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珍贵的“石史”,也是唐太宗御制御书、唯一存世的原碑。唐碑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初建晋国的史迹,总结了隋炀帝暴政的恶果,推崇贤德为尚、济世惠民、天人交感的周礼文化思想,为 ...
中新社太原4月5日电 题:唐太宗唯一存世石碑蕴藏着何种治国安邦思想? ——专访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长郭保平 中新社记者 胡健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祠内现存宋、元、明、清等时期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的雕塑100余尊,难老泉、周柏 ...
褚遂良书写此碑时58岁,正在右仆射任上,处于仕途最为得意之时。他曾临摹过北齐以来的碑刻,也继承了“齐碑惟有瘦硬”。《雁塔圣教序》不同于他之前的楷书,也不同于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把王羲之《兰亭序》的行书笔意移入了楷书中,不仅结构俊美、疏瘦劲练,而且点 ...
在书学史上,帝王偏爱乃至帝王亲自过问书法,对书坛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武帝,唐太宗,宋高宗,明宣宗,清圣祖,清宗,乃至整个书法 ...
本报讯 在晋祠众多的历史古迹中,一块由唐太宗李世民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亲自撰文并书丹的碑刻,成为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晋祠之铭并序》碑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唐太宗治国理念与政治智慧的深刻反映。这些智慧与经验,不仅为当时的社会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后世理解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