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出自于唐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原指西晋末天下大乱时中原士族南逃建立东晋,后来泛指缙绅﹑士大夫等躲避战乱而南迁的现象,我国古代发生的“衣冠南渡”主要有三次,分别是西晋末期的“永嘉南渡”、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大规模南渡和北宋末期的“建炎南渡”。
明代文学家王世懋曾批点过《世说新语》,他在第65条后评论说:“以上以玄理论文学,文章另出一条,从魏始,盖一目中复分两目也。”这“一目中复分两目”,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这一编撰体例上的“破格”,既保留了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下“学术”演变的轨迹,又及时展现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