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晋到南北朝的三百年大乱世时期,中国出现了无数的枭雄人物,比如刘渊、石勒、苻坚、拓跋珪、桓温、刘裕、冉闵等。这些豪杰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众运筹帷幄的谋士。在这三百年里,最著名、最有才华的谋士,恐怕当属王猛了。他是前秦皇帝苻坚的谋主,助苻坚统一了大半个天 ...
于是乎,无论是为了抵抗西面桓玄、北方蛮夷强大的军事压力,还是为了维持庞大东晋朝廷的日常活动运转,一系列沉重的赋税剥削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压在了八郡的普通民众身上,而日益沉重的赋税也日益激起了底层群众的不满。
元嘉十三年(436年)4月9日,一代名将檀道济死于君王的猜忌。临刑前檀道济疾声悲呼,刘宋朝廷是在“自毁长城”。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朝廷南征北讨,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4月3日,在第64回旅日福建同乡恳亲会福清大会召开之际,福清市博物馆迎来了一场文物捐赠仪式。福清籍旅日华侨黄国梁、王明凤伉俪慷慨捐赠13件(套)珍贵文物。
这个清明小长假您出游踏青了吗?今天的清明节由古代上巳节、寒食节等几个时间相近的节日融合演变而成,其中上巳节郊外游春也成为清明节的重要习俗。在南京的博物馆就有不少文物为我们展现了六朝时人们郊外游春的场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
地宫,是中国佛塔的独有结构,与中国人的墓葬传统有关。地宫一般用于存放舍利等佛家器物,而最初时这些东西会被放置在塔刹,称为天宫,但汉文化讲究肉身死亡后入土安葬,而佛塔本身就涉及肉身死亡的问题,因此,后来中国佛塔就多了一个地下结构用于安放舍利等佛家器物。故在中国,舍利等佛家器物也大多安放在类似墓葬的地宫之中。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意晋室中兴之意;又有东晋统治地区的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历史上也以江左代指东晋。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
近日,由华人梦想、北京长江文化与中国诗词大会联合打造的国风悬疑沉浸式戏剧《因风起》,在南阳共享际揭开面纱。这部以东晋才女谢道韫为主角的作品,不仅是“中国诗词大会”IP首次线下戏剧化尝试,更成为东城区“园”来有戏的生动注脚,展现着老城更新与文化创新的双 ...
然而,1945年台湾光復,结束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台湾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这段歷史并不只是重回中国这么简单,台湾还迎来了一次能够进入中国核心的机遇。1949年对民国政府而言,无疑是个失败的年份,但对台湾而言,却是歷史上少有的「春天」。民国中央政府的迁台,彻底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地位。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7 小时
清明,踏青扫墓皆是春
“寒食清明只旬日,绿斋芍药待君攀”,在《徐君猷挽词》中,苏轼以芍药花期丈量生死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