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俑”敲起战鼓,机器狗随音乐起舞,向围观村民献上“求职”才艺,2月10日,在鄠邑区玉蝉街道蔡家坡村上演的民俗文化巡游,已然成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预演。
岸边石头长满了青苔,仍然难以爬上岸,落水孩子也就是在湖边玩的时候不小心踩到青苔才滑到湖中。幸运的是,在唐军政跳入水中后,同行的村民们就已经来到了湖边,大家接力将孩子抱上了岸。将孩子交给岸上的村民照顾后,唐军政又立即返回湖中,将落水女子救了上来。
2月11日,居民身着传统服饰猜灯谜。当日,新城区中山门街道中山社区开展“匠心非遗年味年韵 汉服霓裳喜猜灯谜”元宵节活动。居民们身着汉服欢聚一堂,制作精美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西安日报 记者 王旭东 摄) ...
活动现场,志愿者老师通过讲解甲骨文、九叠篆、隶书等书法演变及技巧,引导孩子们在洒金宣纸上书写“岁首方临”等传统祝福语。随后,儿童利用废旧矿泉水瓶制作书法灯笼,裁剪粘贴后嵌入彩灯,将隶书笔触、篆书韵律与环保理念结合,创作出承载节日祝福的个性书灯。活动现场光影交织,孩子们在协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感悟汉字艺术之美。
在人民西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工作人员向居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从骨架搭建、纸张裁剪到图案设计装饰,分步讲解演示花灯的制作步骤。随后,居民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一盏盏造型别致、色彩斑斓的花灯陆续完成,大家相互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乐在其中。
2月10日,“鼓乐声生 巳巳呈祥”2025年西安市迎新春锣鼓大赛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震撼敲响。此次大赛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挖掘和保护中华传统锣鼓艺术,活跃西安市民的文化生活,营造安定、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氛围。
2月9日,市民在三府湾灯笼市场选购花灯。随着元宵节临近,灯笼市场迎来选购热潮,形态各异、别出心裁的灯笼被商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吸引许多市民前来购买。(西安日报 记者 王健 摄) ...
“这里也是院子里的大变化!”李均让老人指了指院子里的停车场。原来,院子里平整出一片空地后,部分业主建议规划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同时增加公共收益。在社区的指导下,小区自管小组逐户征求居民意见,确定停车方案,最终规划了13个停车位,此外还安装了电动车棚及智能充电桩。
“赶紧来,演出就要开始啦!”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临潼区零口街道办事处零口小学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2月10日,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庆山路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人头攒动。伴随着腰鼓《闹元宵》的欢快节奏,新丰街道“大地欢歌迎新春、五谷丰登颂华年”主题文艺汇演正式拉开帷幕。 传统的民族舞,现代感十足的爵士舞;古筝表演悠扬婉转,太极表演则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红歌联唱和诗歌朗诵《青春中国》更是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爱国热情。 “今年的节目真是太精彩了,腰鼓表演看得我都想跟着跳起 ...
2月7日清晨6点多,家住新城区豫民里小区的杜红洁早早起床,开始给婆婆准备早餐。给婆婆喂完饭,她又马不停蹄地下楼去买菜。见了街坊邻居,还不忘热情询问大家需要帮忙代买啥,顺便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