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近日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并实施严格保护措施。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3月22日《安徽日报》) ...
近年来,砀山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车厘子的成功种植,不仅为当地果农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也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体验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特约摄影 崔猛 ...
日前,市民在四季花海内踏青赏花。随着气温升高,连日来,油菜花竞相绽放,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引人驻足,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尽享春日美好时光。记者 蒋帮煜 摄 ...
当日上午,安徽“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示范演出在砀山县梨树王景区精彩上演。万顷梨花海的自然风光,唱腔委婉清新的黄梅戏,曲调悠扬的砀山唢呐吹奏,古朴又充满活力的砀山四平调、淮北梆子、河南豫剧等表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进梨园、听春曲”的美好画卷,吸引省内外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记者 吴智伟) 连日来,埇桥区以农业项目为引领,以“吨半粮田”创建为带动,坚持春管春防两手抓,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春季小麦田管。全区小麦种植面积237.6万亩,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期,小麦旺苗比例为8%、一类苗比例为49%、二类苗比例为40%、三类苗比例为3%。为夺取夏粮丰收,入春以来,已开展区级农业技术培训5场,培训人员460多人次;镇级培训27场,培训人员 ...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记者 朱瑞兵)3月31日上午,副市长吴绪峰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实地调研城建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吴绪峰先后来到宿州高铁西站片区项目、人民路九号地新增地块和BC区项目、人民路六号地安置区等项目建设现场,实地了解项目进展,认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并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题。
在皖北梨都大地,一场激活民营经济的“春雨行动”正催生出盎然春意。砀山县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升级等关键环节,通过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政企协同创新,让民营企业在政策暖阳下茁壮成长。截至2月底,全县民营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1%,制造业投资增速86.1%,交出一份亮眼的“春日答卷”。
又是一年春草绿,春风落日寄哀思。清明将至,我市迎来第一波祭扫高峰,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推行新式祭扫、移风易俗宣传、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在全市倡导文明祭扫,共建“绿色清明”,展现了广大市民文明低碳、向上向善的良好精神面貌。
又到了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清明时节。近日,市民政局发布《2025年清明节期间安全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贤、祭奠逝者的同时,弘扬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殡葬祭扫新风尚。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文/图 记者 付雪芹)3月28日下午,市消防救援局联合宿州市志愿消防服务队、埇桥区三里湾街道纺织路社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把消防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筑牢家庭安全防线。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记者 曾庆芳)记者从埇桥区供销社获悉,日前,埇桥区首批新注册成立的5家镇级供销社正式揭牌运营。这标志着埇桥区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聚焦“高颜值”,全民种出“绿长城”。围绕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和农田林网整体推进示范区建设,以“扩绿、增量、提质、增效”为主线,充分利用耕地以外的“四旁四边”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做到适地适树、应绿尽绿,稳步推进国土绿化。全区完成人工造林6000亩、封山育林12000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森林抚育15000亩。76万余人次化身“绿色卫士”,种下200万株新苗;石质荒坡变身“翡翠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