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这是总书记到中央工作后,连续18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造林,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今天,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我们的“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总书记说,“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 ...
4月2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该厅与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近日联合印发《加强金融支持 推动外贸扩量提质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金融若干措施》),旨在扎实做好外贸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相关工作,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陕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10日晚,史礼海和两名战友处置警情。在犯罪嫌疑人持刀行凶的危急时刻,为保护现场群众,史礼海挺身而出、制止犯罪,不幸被刺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33岁。
[摘要]仓颉手植柏是国家公布的5棵有着五千年树龄的古树名木之一,被专家誉为“文明之根”... 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一座承载着中华文明根脉的古庙——仓颉庙静静矗立。庙内48棵千年古柏郁郁葱葱,其中最大、最古老的柏树是仓颉手植柏。 经五千多年岁月洗礼,仓颉手植柏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曾在其作品《仓颉庙记》中写道:“树裂如劈,枝指似戟,岁月沧桑,文明历程,尽在其中。” ...
经过多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宝鸡魏家崖遗址被基本确认为秦都邑“汧渭之会”,这为探究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提供了关键线索。宝鸡魏家崖遗址入选“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据统计,截至目前,陕西法院已相继建立关垭长城遗址司法保护基地、马栏革命旧址司法保护基地、神木石峁遗址司法保护基地、武关古城遗址司法保护基地、统万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乾陵文物遗迹司法保护基地等19个涉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并积极探索“遗址保护+文明旅游+巡回审判”司法服务新模式,先后设立枣园革命文物保护巡回法庭、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巡回法庭等多个巡回法庭及审判点。
4月4日,陕港澳融合发展圆桌会在西安举行。香港新质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尚海龙率“高质量发展看陕西”港澳代表团参加会议。副省长陈春江出席并致辞。
4月3日,一批搭乘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的高原特色作物种子,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完成交接,将进入地面选育阶段,3到4年有望选育出我国第一代“太空青稞”。
4月1日,采访团一行来到澄城县红云花馍合作社参观采访。“在澄城,人的一生都绕不开花馍。”陕西省非遗澄城面花代表性传承人申红云说着,指尖已灵巧地捻起一团面,三两下功夫,一条灵动的金鱼雏形便跃然眼前。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