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华网重庆4月19日电(韩梦霖)为广泛宣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4月18日,以“自然之美 绿色共享”为主题的“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启动,并同步在重庆多地开展。
4月1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地质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四川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天府美术馆举行。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的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国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宣传主题,进一步动员全社会保护地球家园,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杜梦然给出答案:随着对深渊的调查,发现生命在这里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可以适应极高的压力和不稳定的地质环境。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月27日至3月25日,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此次海试不仅刷新“蛟龙”号下潜频次新纪录,还充分验证了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后的可靠性。
2月27日至3月25日,“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此次海试是在“蛟龙”号完成多项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后实施的,取得以下突破性成果。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一套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为船舶装上了360度无死角的“智慧之眼”。这一系统不仅能在白天清晰识别远距离目标,还能在夜晚、大雾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出色的识别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船舶的航行安全性。
3月13日,在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渔民驾驶着渔船,驶向养殖区展开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信君摄) 3月13日,在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渔民驾驶着渔船,驶向养殖区展开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信君 摄) 3月13日,在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渔民驾驶着渔船,驶向养殖区展开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信君 摄) 3月13日,在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渔民驾 ...
新华社伦敦3月10日电 一个国际团队通过研究远古微生物化石——叠层石发现,大约27.5亿年前,活跃的火山活动和海底地热活动将大量的铵带到海洋表层,再通过一些化学作用过程,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这可能促进了海洋生物进化,推动地球发生“大氧化事件”。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