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4月23日至25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汤姆·弗莱彻来华访问。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弗莱彻表示,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发挥重要引领力,同时,中国正在助力全球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原会长、水利部原副部长 翟浩辉建议,通过试点集成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节水示范基地;同步完善节水设备研发、工程运维等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强化资格认证与信用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行业规范化发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北京卫星制造厂,被称为“卫星的摇篮”“神舟的家园”。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正是在这里完成的总装。
“书香是一种氛围。”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从书香世家,谈到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并指出“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
中国网4月25日讯 (记者 彭瑶)4月25日,由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举办的“2025中非工业论坛专家研讨会暨关税战对中非影响与非洲营商环境分析”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围绕关税战对中非的影响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当前非洲各个国家营商环境,展望中非经贸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铁轨镌刻着文明传承的年轮。从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的巧夺天工,到成昆铁路每公里两座烈士墓碑的悲壮史诗,再到青藏铁路攻克冻土难题的科技奇迹,中国铁路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奋进史。大秦铁路重载列车隆隆驶过雁门关时,与千年古长城形成穿越时空的对话;中老铁路国际列车飞驰在茶马古道旧址上,让普洱茶香沿着钢铁丝路飘向世界。这些交错的轨迹,将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编织成网,让每个车站都成为文化基因库,每段铁轨都化 ...
在生态修复之外,基地还承担着法治教育功能。依托白杨林场的“乡土树种培育基地”,蒙城县检察院将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展板形式植入林间,让参观者在了解生态修复成果的同时,直观感受破坏环境的法律后果。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黄海华介绍,2024年12月、2025年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白清元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今天发布的《报告》,从法规制度、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梳理了2024年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
在司法保护方面,深入推进“昆仑2024”等专项行动,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持续加大对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刑事打击力度。2024年,检察机关批捕假冒伪劣商品犯罪15197人,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9.41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