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傳統魚飼料裡的魚粉,大多來自海洋捕撈的野生魚類,且高度依賴國外進口。為解決海洋資源匱乏危機並建立在地化飼料源,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積極開發以黑水虻取代魚粉,並利用魚類副產物建立黑水虻營養強化技術,提升黑水虻幼蟲的魚油營養成分,開創永續與經濟的水產養殖新「 ...
每晚洗頭,總是會洗下幾搓毛髮,堵住排水孔;走進髮廊,設計師一刀刀剪下,把髮型修成喜歡的形狀。這些掉落的頭髮,最後會去哪裡呢? 很多人或許沒想到,你的頭髮也可能成了環境的隱形殺手。許多創新組織都在收集廢棄的頭髮,回收利用、把廢料變材料,解決更多環境問題 ...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今日上午7點25分發生規模8.7地震。台灣中央氣象署在中午11點40分發布海嘯警報,約於下午13點18分開始影響台灣,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綠島有居民收到警報後,帶上防災包離開海邊的住家,往高處防範。日本氣象廳則在今天上午9時左右發布「海嘯注意報」,並未造成傷亡,而網上流傳「千葉縣有四頭鯨魚因海嘯擱淺」也被證實與海嘯無關。 綠島南寮漁港的海浪慢慢變大。圖片來源︰擷取自東 ...
藤壺到底是什麼海洋生物?
非法盜伐案件10年來下降八成,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這與翻轉山林治理思維有關,如今推行「防」「治」兼顧的核心理念,從過去以查緝追訴為主,轉向事前預防,包含資訊公開、社會參與、購買合法、消弭貧窮等四大策略。為提升預警透明度,林業署正式啟用「台灣森林防範盜伐資訊站」,提供即時查詢盜伐熱點分布、案件樣態與趨勢,打破過往資訊封閉困境,促進全民參與森林守護。 林業署四大策略防非法盜伐 10年來案件數下 ...
英國的湖區(Lake District)擁有冰蝕谷地、綠茵草原、如鏡的湖泊,鄉居風情的房屋和羊群點綴其間,成了夢幻景點。繪本《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筆下恬然的牧場故事就來自湖區生活,添增浪漫與童趣。
仿生建築是透過模仿自然界中動植物、昆蟲等構造,打造的創新、永續建築方案。早在約30年前的辛巴威東門中心,就受白蟻丘和仙人掌啟發,仿造白蟻丘的通風設計,讓熱空氣從煙囪排出,冷空氣從建築底部流入;也仿造仙人掌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夜間更容易散熱、降溫。這座仿 ...
在丹娜絲颱風災後,災後復原工作陸續展開。根據各縣市政府陸續回報的資料,農業部統計至17日17點的農業災情報告,全國的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超過新台幣28億270萬元。以台南市損失最為嚴重,高達10億3682萬元,其次是嘉義縣7億2188萬元,雲 ...
2025年第一個影響台灣的颱風丹娜絲(國際命名Danas),在距離台灣相當接近的位置生成且路徑罕見,由台灣海峽南部北上,在7月6日深夜11點40分左右登陸嘉義縣布袋鎮,這也是自1958年氣象署有較完整颱風紀錄以來,第一次由嘉義登陸的颱風。
台灣礦產資源少,面對日益緊張的國際關係,要增加產業韌性,可以透過資源循環減少對國際原料的依賴。環境部4月宣布成立「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希望整合業者推動稀有金屬的循環利用,預計明年列出關鍵資源的項目。業者則認為,台灣目前還缺乏完整的「城市挖礦」體系 ...
台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國科會日前提出「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書」修正,規劃2050年前將有7440公頃科學園區用地,約等於新竹市七成面積。本案昨(23)日環評大會決議通過修改,環委提出八項建議,包括優先使用已受污染的土地、半導體業廢棄物再利 ...
2018年,屏東後灣與飯店業者達成陸蟹棲地「以地易地」開發的創舉,標誌著陸蟹保育近20年的重要里程碑。今(2025)年由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出版《屏東陸蟹,蟹謝您》一書,完整記錄從這段抗爭而起、走向公私協力護蟹的過程,7月18日在屏東市舉辦新書發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