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去化石燃料的世界中吗?」「 意识存在于何处?」「 为什么时间似乎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上海交通大学携手《科学》杂志共同发布了 125 个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科学问题。 新版 125 ...
近日,美国 J.Craig Venter Institute(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Sanjay Vashee 研究员成果以“A synthetic genomics-bas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
2024年11月,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Evo 1,基于单细胞(270万个原核生物和噬菌体)基因组进行训练,具有70亿个参数,在单核苷酸(构成DNA或RNA的基本单元)设置下实现了13万碱基的上下文长度。
3月13日,花皙蔻主理人韩婕珺、花皙蔻创始人龚天贵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上发表了《Protective effect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callus extract in skin through anti-inflammation and repair UVB-induced ...
染色体的中部包含了细胞核心功能的基因,而末端的端粒相对安全,转座子插入端粒可以避免干扰细胞的关键功能,从而减少对宿主细胞的伤害。研究者解释道,如果能瞄准末端就不太可能破坏宿主需要的东西,而且这些末端可以通过各种系统在细胞之间传递。对于转座子和细菌来说 ...
研究人员指出,转座子可以靶向并插入细菌宿主内称为端粒的线性染色体末端。在历史上经常用于抗生素开发的链霉菌( Streptomyces )中,他们发现转座子控制着近三分之一染色体的端粒。
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指出,LTag 通过一种由 ATP 结合和水解调节的反式别构、熵驱动机制在单链 DNA 上进行转位。这种机制可能广泛适用于使用旋转循环的六聚体解旋酶,为理解其他类似解旋酶的工作原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双向叉解开的模型,解释了 LTag 如何在复制起始位点驱动 DNA 解链和双向复制叉的建立。这一模型不仅适用于 SV40 系统,在真核生物系统中也可能具有相似的机制 ...
每天,人体内有数十亿个细胞分裂,用新细胞替换老细胞和受损细胞。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时,你的整个遗传库——基因组(包含超过30亿对碱基的DNA)都必须从母细胞精确地复制到新的子细胞中。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受古代活字印刷术启发,提出一种经济高效的DNA活字存储方法,并成功研发出“毕昇一号”DNA打印机。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杂志。该技术通过使用预制短DNA片段来存储信息,这些片段既可以在体外也可以在体内进行存储。打印机能够批量“打印”DNA活字块,从而实现对各类数字文件的高效存储与精准还原,解码准确率达到100%,为DNA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
上述研究成果以标题为“Cost-Effective DNA Storage System with DNA Movable Type”的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先进科学》 (Advanced ...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传来一项令人振奋的创新突破。科研人员受到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DNA数据存储方法,并打造了名为“毕昇一号”的DNA活字喷墨打印机。这一成果不仅在《Advanced ...
IT之家 3 月 18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消息,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受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启发,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 DNA 活字存储方法,并成功研发出 DNA 活字喷墨打印机“毕昇一号”。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杂志。 据介绍,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