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全球通信格局迎来剧变 6G时代话语权争夺战!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中国6G研发已进入深水区。《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50余项成果落地,通感一体化、AI无线网络等核心技术完成验证。近日,德国解禁华为5G设备,被视为“科技冷战”的转折点,背后反映了中美欧在6G时代的话语权争夺。 6G不仅是网速的提升,更是通信与感知、智能的深度融合。北京移动的“双频通感立体网络”已实现每 ...
中信科移动、中国移动、 北京大学 联合发布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为未来6G高速传输提供全新路径; 中国电信 联合 北京邮电大学 研发的可视化6G卫星接入网系统级仿真平台,可对目前超大低轨卫星星座进行前期仿真验证; 南京市交通集团 打造的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通过通感一体技术支撑低空飞行全过程管理……产业链协同努力下, 6G 图景正日渐清晰。 在4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2025全球6 ...
随着产业化的提速,在政策层面,欧盟、美国、中国等多方也纷纷推出专项基金与行动计划,意在抢占6G标准话语权并培育本土产业链。资本、技术与政策多轮驱动,使得6G正成为全球通信产业新的增长极。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认为,未来AI应用能否广泛落地是6G能否真正超越5G的关键。AI在终端设备上的突破,可以让智能设备更聪明、更易用。如果这些新型终端能迅速发展起来,将极大推动6G的普及和应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最新规划路线图,到 2030 年,6G 就将正式投入商用。 它的强大超乎想象,传输速率比 5G 快上 100 倍,时延更是低至 0.1 毫秒,连接密度能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万级设备。
今年6G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关注。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显示,北京在卫星互联网、元宇宙、机器人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孵化更多的新业务和新应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月18日,两市窄幅震荡,尾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顽强翻红,上证指数微跌0.11%。盘面上6G、光通信、卫星互联网等概念表现居前。硬科技方面,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收跌0.43%。成份股中,世华科技、灿勤科技两股20cm涨停,中润光学涨逾12%,洪泉物联、莱尔科技、康鹏科技、振华新材多股涨逾8%。消息面上,今日工信部表示 ...
从浙出发,进莞精彩!4月1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将在杭州举行。届时,东莞将有超200家用人单位带上超8000个就业岗位来到杭州西子湖畔,开启双城人才资源互通的崭新篇章。
5 天
人民网 on MSN东莞竞逐6G新赛道OPPO东莞制造中心基于5G专网打造OPPO柔性全连接智慧工厂滨海湾新区供图产业篇从华为手机将卫星通信推向大众市场,到2024年OPPO进入AI手机时代,再到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正式成立机器人Lab,首次展示vivoVision,发布v ...
近日,南京举办了备受瞩目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见解。他指出,6G技术正面临标准分裂的潜在风险,这一观点立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南京举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了一项引人深思的观点:6G技术面临标准分裂的潜在风险。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从1G到4G阶段,每一步都相对平稳,主要聚焦于提升消费者的通信体验。然而,进入5G时代后,技术路径开始变得复杂,依赖于更宽的频率和多天线技术来实现进一步发展。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