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每逢清明,人们就要放风筝。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戴 ...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还有吃青团,已经成为习俗。其中,吃青团的习俗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朝,它不仅是为了纪念先人,更是为了祈求健康和平安。作为沪上老字号,乔家栅今年推出了10余种口味的青团,虽馅料甜咸有别,但整体口感鲜香美味、软糯宜人。
现代人常常把清明当作一个记忆的时间。据传“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清明前的鱼比较鲜美。古人发现刀鲚来时,常有杨花飞舞,这样的景象北宋梅尧臣一人就写了不少。“杨花正飞鲚鱼多,良脍举酒谢河伯”、“鲚鱼何时来,杨花吹茫茫”、“日暖杨花四散开,江边 ...
在清明节期间,祭祖的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贡品,以表达对先辈的怀念和尊敬。然而,对于祭祖贡品有一条禁忌,就是“贡品不碰”。祭奠的贡品一旦被摆上供桌,其意义就是专属于故人,任何试图触碰或食用的行为,都被视为对先人的不敬。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运势,也可能对家庭的福气带来不良影响。
其实清明节有很多的传统和禁忌之事,今日清明,牢记:1不碰,2要躲,吃3样,做4事,老传统别大意。 1、要躲柳絮花粉:清明前后,柳絮纷飞,花粉弥漫,容易引发 过敏性鼻炎 、 结膜炎 等等,这个季节应减少在柳树密集处停留,外出可戴帽子、口罩防护。
22 小时
一点资讯 on MSN清明将至,建议大家:多吃“清明3宝”,少碰1物,勿忘老传统!导读:清明将至,建议大家:多吃“清明3宝”,少碰1物,勿忘老传统!
茼蒿 和黎蒿最根本的区别,得从它们的"户口本"查起。茼蒿属于菊科植物,和我们熟悉的菊花、茴香是远房亲戚,要是再仔细观察叶片边缘的锯齿状裂痕,就会发现和菊花叶非常相似。黎蒿则是水芹科成员,跟蒌蒿、 藜蒿 ...
清明节前一周,叮咚买菜平台上青团、中式糕点等商品销量正在增长中。今年清明节前,叮咚买菜自有品牌“良芯匠人”推出茉莉轻芽青团、槐花豆沙青团、咸蛋黄海苔肉松青团、青雪菜笋丁青团等多种口味,甜咸皆有,传统又不失创新。其中茉莉轻芽口味以清甜不腻、弹而不黏、开 ...
爱享美食家 on MSN4 天
美食推荐:水煮小糯蹄、鲍汁红腰豆扣海参、五香盐焗花生制作方法水煮小糯蹄 原料: 猪蹄750克、青笋丝100克、金针菇100克、姜片5克、蒜片8克、芫荽段5克、豆瓣酱15克、糍粑辣椒30克、干辣椒段15克、鲜花椒10克、盐、料酒、味精、白糖、酱油、陈醋、水淀粉、鲜汤、红油、食用油各适量、红卤水1锅。 制作: 1 ...
星视频 on MSN5 天
莴笋的五种家常做法,超级好吃,脆脆爽口,清脆可口,酸辣又开胃吃又不腻的莴笋,莴笋又叫莴苣、青笋等,是一种根茎类的蔬菜。常言道"春令莴笋似黄金",春天吃它正当时,口感非常鲜嫩也耐储存~脆嫩爽口,香辣入味,色香味俱全,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营养也很清淡,还是家常菜下饭,简单快手又美味,今天就给大家分享5道美味做法, ...
6 天
下厨房 on MSN春笋炒腊肉(省油版)描述:本来想刷个菜谱,可做法跟我熟悉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就自己记录下吧。 1. 杭椒和指天椒切马蹄状,姜蒜切片备用。笋去衣,削去老硬部分,切片,锅里加些水,放点盐和少许油,烧开,将笋片放进去焯烫两分钟(目的是去除味道和笋内的草酸),捞出沥干备用。 2.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