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78年10月8日,59岁的朱传榘终于回到了阔别38年的祖国。他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核心研发者之一,尽管在美国政府刻意隐去他的名字长达35年,但他依然在晚年收获了迟来的荣誉。然而,当他回国时,并没有致力于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事业,而是投身于公益事业,这也引发了一些非议。
在全球科技浪潮奔腾而来的今天,朱传榘的传奇一生却少有人知。他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核心研发者,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美国政府故意遗忘。如今,重提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这位科技先驱的缅怀,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深刻思考。 1981年,经历了长达35年的隐匿,华人科学家朱传榘终于被美国政府认可,成为‘计算机先驱’。在此后的日子里,他选择回国,他的归来不仅是为了亲眼目睹祖国的改革开放,更是为了深刻反思自己曾 ...
4 月 2 日,二维半导体芯片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复旦大学周鹏教授团队联合包文中研究员,造出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 32 位 RISC-V 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下称“无极芯片”),首次实现 5900 ...
这条高科技产业之路从二战时开始修建。1945年,战时的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万尼瓦尔·布什抓住了时代精神,发布了《科学:无尽的前沿》的专题报告,为美国政府支持科学教育提出了原则宣言。这份提交给杜鲁门总统的报告解释了为何政府对研究的支持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如此重要。布什在报告附带的信中写道:“对于具备相应技能的人来说,科学展示着一片基本还无人涉足的腹地。这种探索对国家和个人的回报无比丰厚。科 ...
导言: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从最开始的无线电控制方案到后续的电缆控制方案,再到图像控制方案自动驾驶在短短的40年间已经经历了三次技术迭代。通过一次次尝试,研究人员逐渐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 ...
在光学体系,我国科学家团队次实现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量子计算原型机,并且演示了其超越经典电子计算机(ENIAC)与晶体管计算机(TRADIC)的计算能力,向真正的“量子计算霸权”时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圆形水浴氮吹仪采用水浴恒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