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平均情况下人脑中大约有150毫升的脑脊液。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滋养大脑,同时限制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我们的大脑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水的“游泳池”中,脑脊液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保护,也确保大脑能够保持良好的代谢功能。通过脑室,它从脑室流向中脑导水管,最后回流至静脉,这个过程保证了大脑在正常活动中的需求得以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玩笑说“脑子进水了”,然而,实际上脑中真的有‘水’存在!人脑中的脑脊液,约150毫升,恰恰是确保我们思维敏捷的秘密武器。这种无色透明的液体环绕在大脑周围,形成了一层保护屏障,防止有害物质侵入,同时调节了激素的影响。脑脊液不断地从大脑的各个脑室流动,流向中脑的导水管,为大脑的正常运转提供必需的支持。害怕被误解?其实,脑室和导水管不过便是大脑里的“水槽”和“下水道”。 有趣的是, ...
23 小时
人民网 on MSN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杂志3月31日报道了一个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与衰退的潜在新生物标志物。这个蛋白指标或能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最早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其速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快有慢,症状发作通常在40岁到100岁之间。从轻度 ...
为解决痴呆诊断生物标志物受种族差异和检测方法影响,且缺乏中国人群相关系统研究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评估六种血浆生物标志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的诊断性能” 的研究。结果发现 p-tau 217 诊断 AD 最有效,多种 p-tau 在鉴别诊断中表现良好。该研究为 AD 诊断提供了新依据。
20 小时
微信公众平台 on MSN损伤大脑的6种毒习惯,不戒断人就废了在《影响大脑的7个坏习惯》中,脑科学专家林成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大脑有自己的先天本能和后天运作习惯,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人总会忽略这点,只是一厢情愿地去开发大脑,却对影响大脑的坏习惯视而不见。 而有些人之所以能成功, ...
为探究 2024 年以色列西尼罗河病毒(WNV)爆发与往年的差异及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2024 年住院患者死亡率更高,年龄和 B 细胞耗竭是重要预测因素。该研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近日,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一名罹患“GAD65抗体相关性脑炎”的七旬重症患者。据介绍,该疾病全球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恢复独立行走及正常交流能力。
19 小时
一点资讯 on MSN科学家也觉得奇怪:大脑代谢这么猛,它产生的“废料”去哪儿了?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睡一觉起来,真的像换了个人,脑子清清爽爽;但熬几个夜,整个人都像糊了水泥。 科学家也觉得奇怪:大脑代谢这么猛,它产生的“废料”去哪儿了? 血液能进大脑,要过一道很严的关卡,叫血脑屏障。但问题来了——进得去,出不来?这废料是怎么清出去的?你总不能指望脑袋自己吞回去吧?
南海网4月3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近日,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后简称:三亚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以精湛医术与高效协作,成功救治一名罹患全球罕见疾病“GAD65抗体相关性脑炎”的七旬重症患者。从深度昏迷到独立行走,这场历时三个月的生命攻坚战,彰显了三亚市人民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体系的核心实力,更书写了医者仁心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
“医生,我生产前就有头痛,现在产后两个月以来就更难熬了。”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诊室,30岁的刘女士(化姓)倾诉着自己的苦恼,她表示,自己头痛发作时还伴随着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怕光、怕声音,头痛起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是典型的偏头痛症状。头痛十分常见,有的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有的人却痛不欲生,甚 ...
23 小时
复禾健康 on MSN每天坚持散步一小时的老年人,身体会得到哪些方面的好处?清晨的公园里,总能看到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迈着稳健的步伐散步。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习惯,正在悄悄为他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防线。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坚持散步一小时的老年人,身体会发生一系列令人惊喜的变化。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