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爱因斯坦之所以宣称“上帝不掷骰子”,实质上是质疑哥本哈根学派对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现象的阐释,并以此作为回应玻尔及其哥本哈根诠释的论据。 爱因斯坦与玻尔在量子力学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分歧,爱因斯坦作为经典物理的坚定信仰者,坚信世界应以经典方式运作 ...
关于薛定谔的猫,这一思维实验,它的提出并非简单地为了探究量子世界的奥秘,更深层次的是,它反映了对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间冲突的思考。薛定谔的猫,在广泛的科普之中,是一个被反复阐述的主题,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复杂性,更是因为它为我们洞察量子力学的内在矛盾提供了 ...
摘要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辛顿,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出乎意料的。文章将从统计物理的视角,从伊辛模型出发,逐步介绍霍普菲尔德和辛顿的主要贡献,其中包括Hopfield模型、玻尔兹曼机、非监督学习,以及现代生成模型。还将回顾统计物理和机器学习在20世纪末期的精彩合作历程,并对未来物理与机器学习交互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展望。
摘要泡利是量子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的构造主角之一。不相容原理、矩阵力学解氢原子问题、泡利方程、自旋—统计定理以及预言中微子等是人们熟知的泡利的几项成就。此外,就对物理学的理解与阐释能力而言,泡利也是罕有其匹的。关注泡利的成长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 ...
宇宙中有一条被称为熵增定律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不可逆特性。这一定律告诉我们,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而孤立系统内部的有序状态只能逐步降低,最终趋向无序化。换句话说,熵增定律表明,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是一个不可逆的自然趋势。 从宏观来看,熵增定律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宇宙诞生于一个高度集中的奇点状态,这种状态是有序的极致表现。而随着大爆炸的发生,物质从奇点扩散,熵值快 ...
在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和玻尔所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围绕量子力学的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辩论。其中,量子 ...
当某一件事情初次发生时,你有没有过“这件事情我经历过”的错觉?或者当两件事情出现电影般的“巧合”,你有没有怀疑过这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安排好的?我们以为这世间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偶然性的,且没有规律可言。随着我们对宇宙了解的越多,就越发感觉到宇宙的精妙,宇 ...
《118化学元素》由“85后”戴升和他的“00后”学生张馨予合作完成。自2022年8月出版以来,该书已重印20余次,总印数超过40万册,多次在化学元素类图书全国月销、年销中排名第一。读者中既有学龄前儿童,也有退休的老者。
陆朝阳教授从100年前量子力学建立之初的历史背景说起。百年前,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们用好奇心打开了物理世界的新大门。1925年,年仅24岁的海森堡提出了矩阵力学,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因此,202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量子年”,以纪念这门科学在过去一百年 ...
“大家好!我是角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眼角膜,负责采集光线,是视觉系统的第一道重要门户。”日前,在上海市闵行区平阳小学,一场《神目国历险记》正在上演,带领孩子们走进视觉的奇妙世界,探索保护视力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