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推出清明特别节目《国家荣光之英雄回家》,结合最新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通过对话烈士亲属,采访DNA鉴定专家和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为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
最近,谢浩男的情感公开,着实让人目瞪口呆。他不仅在外界关注下向公众分享了与母亲的亲密时刻,还在评论区中透露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或许,这正是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的困境:在父母之间的牵制与离异后的伤痛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责任。由此可见,谢浩男不仅仅 ...
英雄捐躯,山河不忘。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的很多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多少年来,人们对先烈的缅怀从未停息,有人寄出上千封寻亲信,有人奔波万里走遍全国,有人坚持十几年倾其所有……只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忠魂归故土 ...
清明时节的绵山,春雾如轻纱漫卷,笼住嶙峋的崖壁与苍松翠柏。这座横亘于山西介休市的太行山支脉,因承载着跨越两千六百多年的忠孝传奇,成为寒食清明习俗的精神图腾,被誉为“寒食清明之源”。
人的一生是一次一次出发,也是一次又一次归来。清明节之前,来自台湾的刘德文一趟又一趟地飞往大陆,希望让更多的大陆老兵,能够在这个属于祭祀的传统节日及时回家。刘德文是台湾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的里长,被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为跨越海峡的“灵魂摆渡人”。
是长津湖畔冻成冰雕也不后退的阵地;是加勒万河谷张开双臂守卫的界碑;是战机坠毁前那句“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
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清明风俗”,会出现很多从未听过的说法,比如“禁穿黑色衣服”“不能剪指甲”“别吃生冷食物”“不能回家太晚”等,一下子很容易感到焦虑。但仔细辨别后就会发现,这些“讲究”毫无科学根据,不过是一些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更有一些彼此矛盾的说法让人无所适从,这边说“清明不能洗头”,那边又说“必须沐浴更衣”。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伪民俗”误导了公众,也掩盖了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魅力。
【#眼前有山河心中有家国#】#家国永念# [心]每年清明时节,宁夏固原的一群中学生都会徒步往返108里,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这堂思政课传承了30年,也坚持了30年。 [心]河北志愿者张红琢,18年来帮助1700多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羊城派 on MSN1 天
岭南说 | 广东阿公阿婆私藏的清明习俗,看完想回村!人间四月,雨丝似弦,又是一年清明到了,你会到哪里“行清”?在广东,每逢清明节,人们会拖儿带女去祭拜祖先,俗称“拜山”,又有比较文雅的说法为“行清”,取自一句古诗“明日是清明,行人尽行清”。如果在清明当天选择祭拜,可称为“行正清”。
他们中,有与歹徒英勇搏斗的邱建军、史礼海、武霖;有在工作过程中突然病发的张俏、赵华伟;还有为了救人失去生命的阿力木·热合曼……公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人们会铭记那一个个闪亮的名字。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江南三鲜味道棒,不负清明好时光;清明螺的神仙搭配,炒鸡让它异常美味。本期节目邀请美食爱好者庄抒书和鲁菜大厨刘强,教大家做清明美食。 (《回家吃饭》 20250404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这一天 吃春鲜)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773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其中3752人被评为烈士。2024年,全国共有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 愿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早点回家吧,这是所有民辅警家属们共同的心愿。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