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临近,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了一系列安全提示,确保大家在清明假期期间安全出行、文明祭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安全提示内容。 文明祭扫,从我做起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倡导大家选择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避免使用明火 ...
羊城派 on MSN15 小时
清明载老乡回家拜山?可能违法!广东已有车辆被查日前,陆河县交警大队在陆河南高速收费站出口将该车查获并拦截。经查,该车性质为非营运,核载7人,实载5人,车辆状态正常且无改装痕迹。驾驶人彭某在东莞市经商,经常驾驶该车往返于东莞和家乡陆河之间。经核实,车上乘客与彭某无亲属关系,均是通过微信预约乘车回陆 ...
叙永县人民法院护佑老年人各项权益,有力度有温度,始终秉持柔情司法理念,致力开展构建多元协作的家事工作格局,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与“圆”为精神内核深化法庭文化建设,全力守护夕阳,助力家庭和谐稳定。
两河(家事)人民法庭,是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承担全县的家事案件审理和家风教育工作。两河(家事)法庭重点打造的“泸法麒麟·守护夕阳”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室,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体系,为“夕阳”护航。
18 小时
复禾健康 on MSN清明扫墓必带这3样供品,老祖宗传下的讲究,最后一样还能带回家吃?又到一年清明时,你是不是也在为准备祭品发愁?别以为随便买点水果点心就能应付,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可大有讲究!今天就来揭秘清明扫墓必备的三样供品,特别是最后一样,既能表达孝心,祭拜完还能带回家享用,既环保又实惠!
愿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早点回家吧,这是全国公安民辅警家属们的共同心声。《早点回家》微电影以邱建军烈士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民警家庭关于奉献与牺牲、坚守与传承的感人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773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其中3752人被评为烈士。2024年,全国共有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
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清明风俗”,会出现很多从未听过的说法,比如“禁穿黑色衣服”“不能剪指甲”“别吃生冷食物”“不能回家太晚”等,一下子很容易感到焦虑。但仔细辨别后就会发现,这些“讲究”毫无科学根据,不过是一些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更有一些彼此矛盾的说法 ...
2024年底,90后台湾青年张遇出版《黄土家族》,书里讲述了近百年、三代人跨越海峡的乡愁故事。清明前夕,张遇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2年前的一段动人故事……(记者 朱延静) ...
清明时节很多地方有吃青团的民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刘静提醒,青团虽然好吃,但黏腻、高糖、高脂,难以消化。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胃食管反流患者等食用青团需谨慎。
用AI“复活”亲人,这类“数字哀悼”形式一度引发热议,也遭遇过质疑。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心理学家贝伦·希门尼斯·阿隆索团队曾做了一项对比研究,结果表示丧亲者可能会利用数字技术来回避他们所爱之人已不在人世的现实,甚至沉迷其中,增加走出悲伤的难度。
北京日报 on MSN18 小时
“低价票”“退改签”“ETC停用”……清明假期小心7类骗局典型案例: 孙先生购买机票计划返乡,随后收到一条短信称其预订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可按信息内提供的方式联系客服办理退改签并补偿300元。孙先生联系所谓客服后,按对方要求加了QQ好友。“客服”发送诈骗链接让孙先生填写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用于退款,孙先生操作后,卡内2800元被盗转,再联系时已被拉黑。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