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 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武昌,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去世。 楚昭王朱桢有十个儿子,除嫡三子朱孟烷袭位外,其余9个儿子被封为郡王: 长子朱孟熜被封为巴陵郡王,次子朱孟炯被封为永安郡王,四子朱孟焯被封为寿昌郡王,五子朱孟炜被封为荥阳郡王,六子朱孟爚被封为通山郡王,七子朱孟灿被封为通城郡王,八子朱孟炤被封为景陵郡王,九子 ...
桂陵一战虽然齐国大胜,但是魏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依然攻破了邯郸。其后,魏国又与韩国联手,在襄陵大败以齐为首的诸侯联军,并迫使赵、齐二国主动求和。[1]此时的魏国,可谓是如日中天。因为邯郸一战的大胜,魏惠王变得越来越自我膨胀,并在商鞅怂恿下举办逢泽之 ...
本集主要内容: 公子景涵率兵包围王宫,项燕直闯令尹府,当场斩杀李园。公元前228年,经由项燕、景涵二人联手,终废黜楚王熊犹以及太后,拥立楚公子负刍即位为王。新楚王即位后,合纵之势再起,然而楚国中王族与士族不睦,李斯认为可以抓住这个软肋 ...
《春秋大变局:华夏奠基与融合的三百年》节选(9)作者:朱晖在春秋首霸齐桓公近四十年的称霸生涯中,他最大的敌人还不是山戎北狄(注1),而是在遥远南方的一个蛮夷部族。它的实力不仅远超山戎北狄,甚至还在齐鲁宋等中原大国之上,如果说戎狄只是华夏的肌体之病,那么它简直就是华夏的心腹大患。这个部族,就是蛮夷中的战 ...
考古人员在武王墩考古实验室观看文物细节。新华社发 武王墩一号墓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楚王墓,同时还是两周时期保存最完好的王墓。其出土文物及其所蕴含的制度内涵,对研究周、秦、楚、汉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 ...
这看似是个巧合——2025年1月9日,安徽文物部门正式宣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田野考古发掘结束,出土文物过万件,墓主人身份基本可以确认为战国晚期楚考烈王;同一天,《武王墩:亲历2020-2024楚王墓发掘》在北京订货会上举行了发布会。 “与发掘同步 ...
一些世系已经绝嗣,平衡了新册的宗藩 ... “兴王府”中表现嘉靖皇帝的模型 2009年,在迅速扩张的巨型城市武汉的郊区,明代楚王的后人带领地方社区,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资金,把楚藩墓群所在的山谷建成了一个供武汉市民一日游的景点。桂林靖江王的王府 ...
穿过长长的墓道,这座规模宏大的九室楚墓,四周由夯土垒成的台阶以“回”字形层层内收,一直延伸至墓坑内。作为唯一一座经过科学发掘的楚王陵,这里出土了迄今出土口径最大的楚国大鼎等1万多件(组)文物,八百年楚国的面貌愈发清晰。 这是迄今经过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