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粮食安全可能与一种微小的细菌密切相关!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孔照胜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惊人的共生固氮机制。这项研究不仅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还可能改变我们对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理解。
随着气候变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显得尤为重要。日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黑龙江省大豆根瘤菌菌剂接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不仅为当地大豆种植者提供了支持,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值得每一个关注农业发展的人深思。
来自植物与微生物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所根际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 Ensifer 和 Neorhizobium 属根瘤菌对多环芳烃(PAH)菲的降解及重金属抗性,结果或助力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岩 张丹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
初春时节,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三队的农田里,村民蒋灵凡说:“这里原来是一片盐碱地,通过这几年的改良,去年种玉米亩产达到900公斤,多亏了‘兵专家’杨国清。” ...
近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在微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全基因组分析首次明确了中慢生根瘤菌属及其近源属的属级分类基因阈值,创新提出9个新属并完成15个物种的科学重分类,为微生物分类学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相关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领域期刊《BMC基因组学》。
推荐语:为探究根瘤菌如何提升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镉(Cd)耐受性,研究人员通过比较高/低Cd积累基因型(SX/HB),结合转录组 ...
“肥料是高盐体系,造粒温度较高。如何实现ARC菌剂的隔离保护、均匀添加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工艺难题。”新洋丰新型肥料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所长武良表示,新洋丰科研团队尝试了数十种包膜材料,最终研发出微生物活性保护技术,突破了复合肥与微生物难兼容、易失活、肥效期短的行业难题,确保菌剂存活率超过90%,并成功研制出高富专ARC菌剂专用肥,实现了“1+1>2”的效果。
15d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用复合肥抑制黄曲霉毒素既然花生大豆控毒、固氮的两个难题均与土壤有关,那么,能否在田间源头阻控花生大豆黄曲霉产毒菌的同时,提高花生大豆的固氮能力,减施化肥从而实现绿色增产?李培武团队鉴定出了与黄曲霉毒素污染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种群,同时发现花生大豆主产区土壤黄曲霉产毒菌与根瘤菌丰度呈负相关,黄曲霉代谢物显著抑制根瘤菌生长。
Hosted on MSN3mon
《wallpaper》精选壁纸 可爱动漫(1)盒友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 欢迎大家欣赏小红车精选壁纸 1、 作品名:可莉动态壁纸(b站根瘤菌rkzj) 作者:skymkmk 分辨率:3840×2160 大小:25MB ...
相关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领域期刊《BMC基因组学》。 根瘤菌是农业微生物中的重要类群,尤其在植物固氮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中慢生根瘤菌属与近源的多个属的分类关系 ...
近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在微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基于全基因组分析首次明确了中慢生根瘤菌属及其近源属的属级分类基因阈值,创新提出9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