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显得尤为重要。日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黑龙江省大豆根瘤菌菌剂接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不仅为当地大豆种植者提供了支持,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值得每一个关注农业发展的人深思。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通讯员 席茜 赵会婷 ...
为探究外来植物入侵成功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以南非两种外来豆科植物 Genista monspessulana 和 Spartium junceum 为对象,研究其与地下固氮根瘤菌、地上传粉者的互利共生关系。结果发现二者在授粉率、根瘤菌种类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对理解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意义重大。
记者邢金钰通讯员李岩张丹婷报道本报烟台讯近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在微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全基因组分析首次明确了中慢生根瘤菌属及其近源属的属级分类基因阈值,创新提出9个新属并完成15个物种的科学重分类,为微生物分类学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
为探究 Parafrankia 的多样性,来自南非的研究人员对从 Morella cordifolia 根瘤中分离的两株 Parafrankia 菌株 FMc2 和 FMc6 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 FMc2 与 Parafrankia 菌株 Cc1.17 亲缘近,FMc6 是 Parafrankia soli 菌株,该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记者3月24日获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携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绘制出首个国产大豆的全生命周期器官发育“时空图谱”。该研究呈现了大豆基因表达的时空动态信息,为理解大豆发育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分子植物》上。
初春时节,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三队的农田里,村民蒋灵凡说:“这里原来是一片盐碱地,通过这几年的改良,去年种玉米亩产达到900公斤,多亏了‘兵专家’杨国清。” ...
“肥料是高盐体系,造粒温度较高。如何实现ARC菌剂的隔离保护、均匀添加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工艺难题。”新洋丰新型肥料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所长武良表示,新洋丰科研团队尝试了数十种包膜材料,最终研发出微生物活性保护技术,突破了复合肥与微生物难兼容、易失活、肥效期短的行业难题,确保菌剂存活率超过90%,并成功研制出高富专ARC菌剂专用肥,实现了“1+1>2”的效果。
近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在微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全基因组分析首次明确了中慢生根瘤菌属及其近源属的属级分类基因阈值,创新提出9个新属并完成15个物种的科学重分类,为微生物分类学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相关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领域期刊《BMC基因组学》。
3月21日,记者从烟台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基于全基因组分析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中慢生根瘤菌属及其近源属的属级分类基因阈值,他们创新性提出了9个新属并完成15个物种的科学重分类,从而为微生物分类学中属的划分 ...
相关研究成果以“系统基因组学分析和对中慢生根瘤菌属复合簇的重分类研究:关于建立9个新属及15个物种重分类的提议”为题,在基因组及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