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前后,成都平原都会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用水季节,水稻的生长是这个季节的重头戏。今年的消息令人振奋:到2025年,已发展至1165万亩的都江堰灌区,成为保证水稻灌溉的关键。不禁让人联想到,1949年的那282万亩,如今,无数农民依赖的灌溉产业已经改变了整个成都平原的面貌。
总台记者蒋林指出,为了确保都江堰的健康和高效运行,水利工作者们延续着冬季岁修的传统习俗。他们通过“深淘滩,低作堰”的方式,历代相传、严谨守护着这一古老工程。岷江上游也建有水电站,这不仅让泥沙与石块得以有效拦截,更降低了水流中的含沙量,确保水质清澈。这些年来,河道的淤积程度与历史相比,已有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