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路线之争,其实就是19世纪70年代清朝的海防和塞防之争。19世纪60年代,即清同治年间,西北爆发了波及数千万人的回乱,而据中原距离遥远的新疆,也被来自中亚浩汗国的军阀阿古柏占据。沙俄也趁火打劫,窃取了伊犁地区。
说到曾国藩和左宗棠,有一个现象很有趣,两人失和后,曾国藩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左氏一句坏话,私下里也甚少谈及他与左氏的是非长短。然而左宗棠则不然,有多部笔记记载,曾左失和后,左宗棠是逢人必谈曾国藩,每谈必损,每损必骂。
四月的春风掠过哈密绿洲,左公文化苑内一截斑驳石碑静立庭中。这座被称为“左宗棠碑”的文物仅存半截,0.77米高的残碑上深深浅浅的刻着的不仅仅只是文字,是滚烫的热血与智慧。
1883年,是左宗棠去世前两年。这年,左宗棠的肺病已经比较重了,可他仍在越南再起祸端之际,不顾自己老病,主动请命前往进行督军。但朝廷有朝廷的考虑,朝廷只是同意左宗棠加强边防,防御法军的请求,并未同意派他再次赴南方作战。最终,戍边战士虽在与法国的战斗中 ...
1881年,对左宗棠而言,是人生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凭借收复新疆的不世之功,威震朝野,成为了晚清政府的中流砥柱。这场胜利,不仅稳固了国家的西北边陲,更让左宗棠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然而,就在他凯旋回朝,接受众人敬仰与赞誉之时,慈禧太后的一道旨意, ...
4月1日清晨,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晨曦浸润着山林的苍翠。左宗棠墓前,79岁的黄志清微弯腰,用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拂去墓碑上的落叶。今年是他正式担任守墓人的第39个年头,也是黄氏家族接续守护左宗棠墓的第139年。
湘阴县左宗棠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易小武介绍,左宗棠在收复新疆过程中不仅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还开创了“新栽杨柳三千里”的壮举。如今,“左公柳”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也串起了湘哈两地的千里家国情。
1881年,左宗棠返京述职。值此之际,左宗棠被授予总理衙门行走一职,负责训练禁军。当时,醇亲王奕譞邀请春风得意的左宗棠检阅神机营,左宗棠向来对这一“特种部队”相当感兴趣,于是,便欣然应允了。
喜欢历史的小读者一定知道晚清名臣左宗棠吧?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我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民网 on MSN11d
再现左宗棠传奇一生
清史专家马大正先生对《功名诀:左宗棠镜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材料翔实、考据细致、文笔生动的作品,全方位展现了左宗棠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而奋斗的传奇人生。
清代不设宰相,但人们对位高权重的尊者,往往也会在私下里称其为相,左宗棠即如是。左宗棠当年在捍卫祖国边疆,尤其是西征保卫新疆的战场上,建立功业,且载入史册。战场上的左宗棠为人称颂;但官场上的左宗棠,有时候暴露出来的某些缺点,却不足为训。晚清改良主义政论 ...
晚清名臣左宗棠,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期,一部深入剖析左宗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