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网健康频道推出春季过敏系列科普,本期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崔乐,详解春季花粉过敏的发病机制、防治手段与常见误区,助力公众科学应对过敏季。
1 天
微博 on MSN北京人现状:还活着,但快疯了北方人民春天吃什么?答案是:干噎沙子拌柳絮+氯雷他定。 外面的世界看着春和景明,但是过敏星人永远也躲不掉花粉、柳絮,如果这时候再“恰到好处”地刮一场大风,用来自蒙古国的异域之沙加以混合?得嘞!您已经领略到了北方春天的精髓。 这不一年一 ...
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及相关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杨柳飞絮的第二个高发期预计将在4月中旬至5月初之间出现。不过,不同区域的具体时间会有所不同。比如说,朝阳区的大致时间是4月15日至5月5日,海淀区则是4月20日至5月10日。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及相关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杨柳飞絮的第二个高发期预计将在4月中旬至5月初之间出现。不过,不同区域的具体时间会有所不同。比如说,朝阳区的大致时间是4月15日至5月5日,海淀区则是4月20日至5月10日。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进入四月,北方地区姹紫嫣红的盎然春意,总撞上漫天飞舞的杨柳絮。钻鼻孔、拂脸颊、扑车窗……不少网友戏称:“春日无限好,只是飞絮扰”。 为什么这些飞絮年年治,却年年飞?北京有哪些科学治理新进展?带着这些疑问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中时新闻网》前身为《中时电子报》,于1995年创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网路媒体,开启新闻数位时代。近来以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新闻引领先驱外,首创娱乐、生活、社会专题式新闻报导,带起同业间仿效风潮;精辟的言论、财经、国际、两岸、军事、体育、网推频道,网罗忠实读者群;新型态的汽车、房屋、玩食、科技频道,成为阅听眾休閒必看选择。视觉影音上,结合中天新闻直播、FB直播、中时新闻网APP等平台的精彩内 ...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少臣表示,在飞絮的高峰期,可以采用这种物理喷水或飞絮固定剂的方法,缩短飞絮的时间,减少飞絮量。同时也可以采用生物调控的办法抑制第二年飞絮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兆彬指出,虫媒花(如桃花、杏花)鲜少致敏。真正的“元凶”是看似低调的圆柏、杨树等风媒植物,其花粉多且轻,容易随风飘扬,引起过敏。
如果中国北方的飞絮有一天消失不见,那或许可以追溯到2015年冬天,一个平静的时刻。在北京大兴区前安定村附近麦田的中央,一座用红砖搭建的祭坛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勇见到一棵漂亮的古毛白杨。砖红色的祭坛和散落的贡品是关于崇拜的残存,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准则,用于祭祀鬼神的社址,必须要有一棵树。这棵杨树好像 ...
京报网 on MSN4 天
新装备“上阵”!东城多措并举,降低飞絮影响→进入4月以来,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北京进入杨柳飞絮始发期。近日,飞絮治理新装备在东城正式上岗,凝絮剂、吸收机齐上阵,减少杨柳絮飘飞。东城区各部门纷纷升级飞絮治理举措,改造三轮水车、运用“开花”水枪,多措并举开展精准治理,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凝絮剂、吸收机 治絮“神器”上阵 杨柳飞絮是杨柳树种子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是植物自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为了减少杨柳絮飘飞,降低飞絮对市民 ...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的第一次观鸟经历其实来自南美洲亚马逊丛林里的旅行观鸟。而当我和观鸟爱好者结伴来到北京的城市公园,在望远镜中观察到一只黄腹山雀在积水边 ...
4 天
人民网 on MSN大风预警下的北京周末经历了一整天的喧嚣后,很多人生出一些疑问:似乎这场历史性的大风,不如预警里的猛烈?不过,“树木倒下后压到车”“断网超过24小时”更多发布在社交平台的细节透露,一场早在预警里的大风,影响了城市里普通人原本的周末生活。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