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菌菇喜阴,一般情况下,多数菌菇在自然环境中依赖低温完成出菇。在上海林下种植的食用菌,长期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中低温季生长繁殖,而每年6月到10月的高温期间,林地普遍处于闲置状态。
2025年7月21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名录中,上海农科院的“香菇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技术”赫然在列。这已是该技术连续第三年(2023-2025)获此殊荣。一项源于地方实践的技术,何以持续赢得国家层面的青睐?其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契合。
安徽省林业局近日发布《安徽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做优林下中药材产业、做大森林食品产业、做强森林康养产业、推动与“以竹代塑”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超1500万亩,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山东滨州市食用菌育种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2025学术论坛在山东航空学院召开。会上,滨州市食用菌育种与高值化利用重点 ...
针对业界普遍关注的以上问题,为提升从业者菌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初定于2025年8月8日(周五)推出“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与管理”线上直播访谈活动。活动拟邀菌种培育与质量控制权威专家、菌种生产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云端,在线解读菌种生产技术与管理新规,解答网友疑惑 ...
走进姜堰区三水街道李堡社区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型机械正将麦麸、木屑、石膏的混合物投入搅拌机。搅拌完成的原料随即进入智能生产车间,在高速运转的流水线上,全自动装袋机为菌棒精准穿上“防护衣”。完成装袋的菌棒被整齐码放上货架,再由叉车高效送入高温灭菌房。整个生产过程仅需 ...
14.868吨瓶装蘑菇菌丝跨越重洋,顺利抵达美国——这不仅是邹城蘑菇首次以“菌瓶出海”模式叩开国际市场大门,更标志着邹城蘑菇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在全球食用菌赛道上跑出自主创新的加速度。
近日,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江西农业大学张林平教授联合科考团队在保护区内发现了2个红菇属的新物种,分别命名为拟肉桂色红菇和盘状红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期刊《Mycological Progress》 (真菌学进展)。
近日,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布了“2025浙江好菌菇”推选结果,云和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选送的“菇童”牌香菇获评“2025浙江好菌菇”金奖。
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有效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制定工作。
据了解,该鹿茸菇种植项目规划设计占地200亩,总投资超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预计可日产鹿茸菇20000斤。不仅能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还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周边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据了解,淮海菌菇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预计工期为2个月。基地在规划之初便立足高标准、全链条,建成后将涵盖多个功能区域,不仅设有专业化的菌种生产区和营养包生产线,保障菌菇培育的基础供给,还配备标准化发菌房,为研究菌菇生长提供适宜环境,设置出菇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