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食管癌(EC)是全球第七大致命癌症,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在中国占比超 90%,患者 5 年生存率低。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ML)算法筛选优化自身抗体组合用于 ESCC 早期检测的研究,发现基于四种自身抗体的 plsRglm 模型有助于识别临床前期和早期 ESCC。
2025年4月22日,浙江大学稻渔共生实验室陈欣教授团队在保护生物学领域重要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发表题为“The Conservation of Common Carp Genetic Diversity in an ...
2025年4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武国章课题组在国际权威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hloroplast precursor protein preClpD overaccumulation ...
消防员长期暴露于危险环境,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为探究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对 410 名消防员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年龄、炎症、碱性磷酸酶与 CAC 增加相关。该研究为预防消防员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在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CPB)后急性胃肠道损伤(AGI)预后不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术前补充益生菌对 CPB 患者 AGI 发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可降低 AGI 发生率等。这为 CPB 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在医疗 IT 系统易受网络攻击影响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展 “模拟网络攻击下医疗流程过载” 的研究。他们构建混合模型及工具 SICKPATH,经多种场景模拟,发现不同因素对医疗流程的影响,为医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为探究克隆性造血(CHIP)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关联,研究人员基于英国生物银行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CHIP 会使 AITD 风险适度增加,TET2 突变的 CHIP 影响更显著。这为认识 AITD 发病机制及筛查提供新方向。
为探究早期生命风险因素对 2 型糖尿病(T2D)发展的综合影响,以及遗传风险和成年健康生活方式能否对其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对 148,621 名英国生物银行参与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早期生命风险因素与 T2D 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且不受遗传风险和成年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这为 T2D 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在评估心衰患者预后这件事上,医学界一直苦苦探寻更精准的方法。以往单一的肝功能指标,像总胆红素、白蛋白等,虽然能提供一些信息,但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就像蒙了一层雾,无法清晰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而白蛋白 - 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分级,作为评估肝功能的 ...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它揭示了冷却可以通过重塑瘤胃微生物群和代谢组,重新分配热应激肉牛体内的内毒素,这为缓解热应激对肉牛的危害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成果发表在《Animal Microbiome》杂志上,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河马常攻击人类,致伤者伤口感染严重。研究人员对 34 只河马口腔菌群进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试验,发现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占比高且耐药性强。该研究为河马咬伤患者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青少年和年轻成人(AYA)确诊癌症后面临独特挑战。研究人员开展定性访谈研究,探究其应对策略、挑战和需求。结果显示,患者应对方式各异,医护人员作用关键。该研究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