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继去年明确对毕业 6个月内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暂以毕业证书替代就业证明材料提出保租房申请后,上海今年再次优化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毕业2年内且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暂以毕业证书替代就业证明材料申请为期1年的保租房。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如今的学生从原先的互联网“原住民”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原住民”。在教育领域,我们有时候会把这些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的人的大脑称为“屏幕大脑”,这个称号是比较真实而客观的。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让现在的学生长时间专注于学习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注意力管理有缺陷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很少能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完,即使学校开设的课非常有意思,学生们也是带着兴趣来学习的,可用不了多久, ...
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正持续开展,各部门、各高校积极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引导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眼下,各地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创造条件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在近日的一场“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上,招聘企业现场负责人唐梦琴表示:“我们的用人需求主要是财务管理类、法律、语言类、会计、金融这方面,有很多学生来咨询,对我们非常感兴趣。” ...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特殊招生已经拉开帷幕——全国多所高校发布了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并启动报名。“强基计划”正影响着无数高考生的升学选择。 “强基计划”是为国家重点领域储备人才的专项计划,重点聚焦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为优秀学生提供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直通车”。从芯片研发到航天工程,今日的少年未来可能就站在国家科技攻关的最前沿。
上海高等教育布局了哪些新学科?对于即将迎来高考的学生而言,应该如何选择面向未来的专业?去年底,上海聚焦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关键领域,首批布局包括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智慧深海与极地工程、机器人工程、自主智能机器人、极端环境建造、先导材料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等在内的11个未来学科领域。节目中,周亚明还“手把手”教高考考生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市教委制定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市实施方案,分2027、2030和2035年三个阶段形成路线图、任务书,力争到2035年,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达到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围绕落实第一阶段目标任务,上海近期将出台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关键环节和裉节难题重点施策。
今年全国共有7.5万余名学生报名本次竞赛,上海赛区共15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决出预赛各个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人员以及决赛选手。
“图书交流角”带来的不仅是书籍流转,更催生出新型邻里关系。楼道大厅演变为“立体文化展厅”,居民们捐赠的书籍相映成趣。如今,居民们自觉维护楼道的整洁美观,整齐排列的书籍,整个楼道焕然一新,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因“共享图书角”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大家以书为媒, ...
本次宣讲启动仪式在江西赣州崇义中学举行,巴黎奥运会冠军徐诗晓、徐嘉余、侯志慧、黄雅琼、黄张嘉洋参加本站活动,奥运冠军们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了自己在奥运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经历。奥运冠军们的爱国情怀和必胜信念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
北京秀水街的一家服装店里正在开设化妆培训班。服装店负责人说,除了增加了和夜校场地合作的额外收入,夜校还像是一个流量入口,素人改造、达人合作,都能给门店带来新的变化。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近日,一场以“今日我掌勺,绿色入厨房”为主题的亲子生态行动在金山区山阳田园举办,通过烹饪挑战赛、绿色科普知识问答、手工体验课等环节,为亲子家庭提供多元化的自然环保教育学习体验。
新华社酒泉4月23日电(记者黄一宸、刘艺)“就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神舟二十号乘组指令长陈冬23日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说。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