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台電、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及電電公會舉辦RE30說明會,未來也將在中部與南部舉辦。圖片來源:ChristofferRiemer/Wiki Commons(CC BY 3.0) ...
泰國三百峰國家公園附近一台自動相機在夜間拍攝到正在狩獵的漁貓。圖片來源:Sebastian Kennerknecht / Panthera ...
傳統魚飼料裡的魚粉,大多來自海洋捕撈的野生魚類,且高度依賴國外進口。為解決海洋資源匱乏危機並建立在地化飼料源,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積極開發以黑水虻取代魚粉,並利用魚類副產物建立黑水虻營養強化技術,提升黑水虻幼蟲的魚油營養成分,開創永續與經濟的水產養殖新「 ...
藤壺到底是什麼海洋生物?
非法盜伐案件10年來下降八成,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這與翻轉山林治理思維有關,如今推行「防」「治」兼顧的核心理念,從過去以查緝追訴為主,轉向事前預防,包含資訊公開、社會參與、購買合法、消弭貧窮等四大策略。為提升預警透明度,林業署正式啟用「台灣森林防範盜伐資訊站」,提供即時查詢盜伐熱點分布、案件樣態與趨勢,打破過往資訊封閉困境,促進全民參與森林守護。 林業署四大策略防非法盜伐 10年來案件數下 ...
英國的湖區(Lake District)擁有冰蝕谷地、綠茵草原、如鏡的湖泊,鄉居風情的房屋和羊群點綴其間,成了夢幻景點。繪本《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筆下恬然的牧場故事就來自湖區生活,添增浪漫與童趣。
環境部與北市府、勞動部、氣象署、地環保局與企業合作,25~27日在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陽光大廳舉辦首場抗高溫調適行動策展,提升全民對高溫風險的認知與調適行動力。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強調,抗高溫與氣候調適並非僅靠政府自上而下推動,更需要落實到民眾 ...
在丹娜絲颱風災後,災後復原工作陸續展開。根據各縣市政府陸續回報的資料,農業部統計至17日17點的農業災情報告,全國的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超過新台幣28億270萬元。以台南市損失最為嚴重,高達10億3682萬元,其次是嘉義縣7億2188萬元,雲 ...
2025年第一個影響台灣的颱風丹娜絲(國際命名Danas),在距離台灣相當接近的位置生成且路徑罕見,由台灣海峽南部北上,在7月6日深夜11點40分左右登陸嘉義縣布袋鎮,這也是自1958年氣象署有較完整颱風紀錄以來,第一次由嘉義登陸的颱風。
台灣礦產資源少,面對日益緊張的國際關係,要增加產業韌性,可以透過資源循環減少對國際原料的依賴。環境部4月宣布成立「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希望整合業者推動稀有金屬的循環利用,預計明年列出關鍵資源的項目。業者則認為,台灣目前還缺乏完整的「城市挖礦」體系 ...
2018年,屏東後灣與飯店業者達成陸蟹棲地「以地易地」開發的創舉,標誌著陸蟹保育近20年的重要里程碑。今(2025)年由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出版《屏東陸蟹,蟹謝您》一書,完整記錄從這段抗爭而起、走向公私協力護蟹的過程,7月18日在屏東市舉辦新書發 ...
「電費自由」令人羨慕。在澳洲,1/3家戶裝設屋頂太陽能,再加上新政府的家用電池補助,獨棟住戶想實現「光電日不落」更加容易了。然而,高達六成的澳洲人被拒於低碳轉型門外,他們是租屋族、公寓或大樓住戶,那些住在擁擠城市的人們。 突破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環境資訊中心》在澳洲採訪期間,看到政府、企業到非政府組織、個人,從不同層面打破壁壘的案例,它們代表創新與希望。 沒有自有屋頂,城市居民要使用再生能源比獨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