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大會(COP26)落幕不久,會議上確立的眾多減碳宣言與承諾有如一劑強心針,然而,還有更多的多邊合作和減碳倡議在醞釀,例如歐盟在大會前公布的55套案(Fit for 55),其中「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草案引起全球關注。歐盟預計2023年逐步實施「碳盤查」,2026年開始要求部分 ...
以下呈現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所翻譯整理、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最新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C》決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SPM)的內容: |A. 瞭解地球暖化1.5°C|B. 氣候變遷推估、潛在衝擊及相關風險|C. 與暖化 1.5°C 一致的排放途徑和系統轉變|D. 加強全球對永續發展及努力 ...
光電花園:租屋族也能用光電 家裡沒有空間種花種菜,去市民農園認養塊地,一樣可享有收成;租屋族沒有自己的屋頂但也想要有光電?那就到「光電花園」認購光電板,同樣能抵減電費帳單。這種模式在歐美行之有年,但澳洲才剛起步。 澳洲第一個案例是新南威爾斯州(NSW)的「乾草堆光電花園 ...
龜殼花(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相信大眾也對牠也不陌生,頭部三角形,體色與棲身環境融為一體的龜殼花是野外夜間觀察最常見的毒蛇之一,不過在無辜被打死的蛇種中龜殼花是筆者最常見到的,被打死的原因經常就是因為跑進民宅裡,同時經常也會有其他蛇種被誤認為龜殼花而同樣遭到打死 ...
《Global Warming of 1.5°C》 1.5°C的暖化未來將在30多年後實現!屆時生態環境將會出現什麼變化?人類阻止地球升溫1.5°C的勝算又是如何?國際權威氣候科學組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8日於南韓首爾發布最新特別報告,說明科學界對於全球暖化的最新看法。 這份報告將成為今年底 ...
立法院今(10日)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時隔8年大幅修法,明定我國應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成為未來氣候治理主要法源。 在此之前,草案經過委員會逐條審查以及四度黨團協商,大多條文都獲得立委同意通過,剩餘未取得共識的法條,如長期 ...
我國一般廢棄物產生量正式突破千萬噸。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全台一般廢棄物總量前(2020)年達到990萬噸,創下新高,去(2021)年則再次超越,來到1006萬2344噸。平均每人每年約產生20.6公斤的廚餘,以及428.5公斤的垃圾。 自2018年有統計以來,未處理的暫存廢棄物量連年上升,而2021年衛生掩埋量 ...
7月1日起,連鎖飲料店、便利商店、速食店及超市,都要受到新的減塑規範。環保署昨(28)日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針對所有塑膠一次性飲料杯(含保麗龍杯)提出管制政策,除了給予自備飲料杯至少5元的價差優惠,店家需自2023年1月1日起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對此 ...
2021年一開端,環保團體 「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推出「回收大百科」網頁,指出九成的台灣人有資源回收的習慣,卻有超過四成的「資源」沒有被正確地分類,民眾的回收知識只在「及格邊緣」。 「回收大百科」延續RE-THINK的設計思考專長,收錄101項最容易丟錯的回收物、最容易被丟錯的 ...
最終,為了使貧脊的土壤快速供應作物養分,農民只好大量施加無機的化學氮肥,反而增加土壤的溫室氣體(氧化亞氮,N 2 O)排放。 乖乖待在土壤的「碳」 有機農業可提升2倍土壤碳貯量 許正一表示,民間團體、政府長年逐步擴大推動的友善、有機農法,將有助於改善土壤的固碳能力。 他解釋 ...
今(3)日全台停電,經過約12小時才完全復電,是近年時間最長的一次停電。影響層面遍及549萬用戶,台電公司晚間正式說明事件原因。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電初步調查,此次為人為操作失誤,斷路器絕緣氣體不足就操作開關,導致接地故障。 南部部分地區入夜後,還因太陽能發電量減少 ...
本報2015年4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經濟部在臉書官方帳號PO文表示工業非PM 2.5 最大來源,目前已刪文。 工業空污比農業低? 環署指經濟部漏洞 在經部的圖表中,顯示交通為PM 2.5 的主要來源,車行與裸露地表揚塵佔23%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